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水利人的牢騷與宿命

◎ 張炎銘

強颱「燕子」橫掃西日本,造成關西機場大淹水,對照今年七月「瑪莉亞」颱風也造成嚴重災損,顯然防災大國的日本,也跟其他國家一樣,仍難免於水患。台灣剛經歷八二三水災,各種治水建議充斥,有要學習荷蘭,建造「海綿城市」,有要學習東京「地下宮殿」,各式宏言讜論說得都對,但難道水利工程師都沒想過?都是笨蛋?

有專家說要先國土規劃,沒錯,土地大量開發,不但減少原有蓄洪空間,開發完成後的土地也會增加受災風險。問題是,社會持續發展,我們能等待國土規劃?即使規劃完成,我們真能徹底執行?現況是易淹水地區,國土規劃就能改變?

防洪理論不難,「蓄、分、導、防、避」五法而已。蓄,目前是顯學,媒體大力推荐的道路生態工法、地下宮殿、滯洪池等均屬之。但滯洪池要有效,必須考慮區位、容量與周遭排水,更重要是後續管理維護。都市中採取此法,使用土地面積大、經費巨,算是奢侈,若還要把它當景觀池或拿來辦活動,汛期前不排空,則如何發揮效益?獲獎多次的JW生態工法,造價是一般路面四倍,而且是專利產品,政府採購誰敢「圖利特定廠商」?頂多透過評選,小面積施作,則應付工程所在地的內水,雖絕對有效,但若有巨量外水灌入,還是會破功。員山子分洪道效果不錯,那是花四十億才有約每秒一千三百立方公尺的分洪量,要比照就要看保護標的是否值得;而且,若超大豪雨下落分洪道下游,照樣「無路用」。有人說要仿照荷蘭「漂浮屋」,則建在水邊的房子或許可仿效,但汽車、道路、田莊呢?把房子地基墊高或一樓清空或許更實際。也就是說,防洪是必須、應該、也可以多管齊下的,不必迷信一種,但即使各種方法都用上了,還是有其極限。

水利人員就像不斷推著石頭上山的「薛西佛斯」,完成一定保護標準的防洪工程後,等於把石頭推到一定高度,但下一場大豪雨,又把石頭沖下來,還砸了自己的腳,讓人指指點點,以為是白癡。水利人知道防洪只是提高保護機率,但民眾感受卻只有「淹水」與「不淹水」二種,少有人能體會任何防洪工程只是「安全機率」的提升。

或許這是防洪工作者的宿命,災害後免不了檢討與究責,但民眾還是逼著水利人繼續推石頭上山,以為推得夠高,石頭就不會再滾下來。

(作者曾任水利署組長,著有《閱讀水庫行腳臺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