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排藍 基層要奪權

■ 徐永明

最近民進黨關於初選民調的測量對象,有了所謂排藍說法,這個遊戲規則的改變,不僅影響民進黨政治人物的提名機會,也上綱到了路線的爭辯,有了低度排藍與深度排藍(取綠)的劃分,這反映了民進黨的發展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

為什麼行之有年的民調初選,會在這次總統∕立委選舉的提名有了排藍的修改,除了因應單一選制的改變之外,最重要的應該是民進黨菁英與支持者關係的改變,過去反對運動到民進黨組成,甚至在兩千年取得政權前,民進黨一直是個菁英型態的組織,菁英有理念、理想先行,對大眾進行啟發,帶頭衝撞威權體制,因此黨員乃至於基層支持者的角色,大都是被啟蒙,乃至於追隨者。

這樣上對下關係的改變,發生在民進黨之後的連串執政危機,國會的少數注定在體制內的執政備感壓力,這時候基層支持者的力挺就相當重要,尤其是在發生執政路線分歧時,政權的維繫反而只能訴諸支持者的情義相挺,國務機要費的起訴與紅衫軍的動亂就是典型的案例。

這個時候菁英分裂了,民進黨內部有倒扁與挺扁之分,而基層支持者卻是一致挺扁時,政治判斷力的高下,以及黨內主流的形成,都逆轉為由下而上,沒有九一六台灣社的挺扁挺台灣大遊行,沒有台灣各地自主地反制紅潮,沒有地下電台對民進黨政治菁英的強力放送,民進黨政權的現況為何,大概是難以逆料的。

就是因為基層在危機時領導菁英,所以民進黨支持者的聲音需要適當地被尊重,至少不能在民調中與泛藍、中間選民放在同一個天平上來對待,此時排藍不過是基層領導的結果,對於民進黨菁英失敗主義的反彈,更進一步要粉碎媒體治國的惡習。

簡單地說,排藍就是基層要奪菁英的權,民眾要當自己命運的主人,難怪民進黨政治人物會抗拒,難怪媒體會加以污名化,因為要承認過去歷史的錯誤,公開地向支持者道歉,甚至承認自己政治判斷的失誤,這都是驕傲的民進黨菁英不願意面對的。

只好再把中間選民找回來當民進黨政治人物的遮羞布,放大這些淺藍選民的聲音來壓迫民進黨的基層,是哪一門子的勝選團結民調。(作者為中研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