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你錯看「洋垃圾」了!

◎ 陳靖原

由於中國限制歐美廢紙、廢塑膠進口,因此有許多「洋垃圾」被轉到台灣來,很多人擔心台灣會淪為「世界垃圾場」,此說法可能太言過其實了。

簡單的道理是,這些廢塑膠、廢紙都是業者花錢進口來的,業者進口的目的是要做為生產原料,而無法再利用被剔除的部分則必須再做處理,這部分仍須付費。如果這些廢棄物是工廠自己產生的,無論如何都得想辦法去處理,因為捨不得花錢處理,或因缺乏適當的處理方式鋌而走險偷倒者或許有之,但業者會笨到花錢去進口一大堆垃圾,再傷腦筋花錢去處理或亂倒嗎?

有人認為洋垃圾是從歐美等經濟強國運到亞洲的經濟弱勢國,是強國的弱肉強食模式,現在連中國大陸都拒絕了卻轉到台灣來,難道台灣連中國都不如嗎?其實恰恰相反。

國內的資源回收技術領先全球,有能力重新創造廢棄資源之價值,並將廢料轉化為高價值的循環經濟產品。例如令國人驕傲的世足賽球衣,便是寶特瓶再生後的產物,若是完全禁止使用進口廢料,則受限於國內廢料量有限,台灣再生業者的技術優勢將難以發揮。又如在管理制度方面,台灣首創結合「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及「回收基金」的「四合一」資源回收體系,將所有公告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充分回收,並將國人惜福愛物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的資源回收廠都有監控系統,廢棄物的進出數量、類別清清楚楚,再利用業者也都必須依規定申報再利用數量,因此毫無閃躲空間,這點是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都做不到的。

垃圾與資源往往是一線之隔,台灣是個資源短缺的國家,很多生產所需的原物料必須靠進口,我們產業要與全球競爭,靠的是卓越的技術與管理制度,但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點大家都有共識。所以對於洋垃圾進口,基本上應該以國內無法充分供應為限,且不能夾雜太多無法處理或處理成本偏高的雜物。環保署即將修正之「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公告事項,便已掌握此原則。

因此,考量產業需求、環境品質、回收業者生計,處理此事須多管齊下。進口廢料對我國產業發展與循環經濟推動確有必要,但未來須持續管制其數量、對象、品質及其流向,這才是對進囗廢料問題的正面態度。

(作者任職環保業,新竹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