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民主鐘響 別再朝會升旗

◎ 葉明叡

早上起床整裝出門,伴隨著久未聽見的生輔組長透過擴音器的大呼小叫,好像八○一班排頭往右站了一步,還是九○五班隊形沒有整齊,是多麼天大的事情一樣。原來是隔壁國中開學了啊。

對於居住在國中小附近的居民而言,這種每週幾次的喧鬧,早已成為習慣的生活背景音,並不甚在意。然而,台灣的學生們,在民主化許多年後,仍受到這種威權式半軍事化教育的荼毒,則是我們現代公民無法忽視的問題。

朝會升旗,從各班同學進場開始,站立面向司令台,大太陽底下的隊形,樂隊擊鼓奏樂、升國旗、唱國歌,從大到小各級長官(校長、處室主任、各組組長)致詞,表揚獲得經過學校認可形式榮譽的班級或同學,到最後依序離場。

長官致詞內容,常為缺乏任何論證甚或充滿偏見的價值宣稱、空洞的勉勵語言,或僅是例行性的事務報告。表揚則是繼續強化既有架構,如依照成績排名、服膺升學主義的頒獎。整個過程中,通常有一擔任類似值星官角色的生輔組長,執著於秩序和整齊劃一的細節。

從這行禮如儀的日常校園生活,可看到四十多年威權統治的貽害,仍在規訓著新一代公民的身體,訓斥他們,「我們大人/掌權者就是可以擺弄你們,將你們置於我專斷的權力施展底下」。即使少數學生能勉力在思想上獨立自主、產生小小抗拒,但潛移默化的慣習,將危害到未來學生們要進入的民主生活。

學校朝會升旗並無中央法源依據,屬各地方事務,以台北市而言,原依據「台北市公私立各級學校升降旗典禮實施要點」(地方政府行政命令),已於二○一五年停止適用。但目前全國各級學校(包括北市),仍有部分積極辦理。朝會升旗本為威權政體維繫其統治之治理技術,民主化的台灣不該再容忍。若有師生互動、訓練口才、公眾演說等需要,亦有更多更適合的方式可以進行。

(作者為美國Emory University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