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陳冲想再嚇跑散戶?

◎ 吳海瑞

前行政院長陳冲,日前投書聯合報《沒人想唱衰台灣》(https://udn.com/news/story/11321/3317279),文中論及「台股上萬點」,他承認了「股市是經濟櫥窗」,但話鋒一轉:「因此市場量值通常與當地GDP有關,查索世界交易所聯盟(WFE)資料,不難看出市值與GDP關係,除境外公司上市較多地區外,各國市值均僅略高於GDP,而台灣卻已超過兩倍,遙遙領先其他國家,是不是有點異常?量價過高?」

陳的「市值」與「GDP」比例,是不少投資人也知曉的「巴菲特指標」,此指標源自於二○○一年十二月刊登於富比世雜誌的一篇專文。股神當時認為:「假如上述比重關係跌到七十%或八十%,這時候買進股票可能獲利頗豐。接近二○○%時,就是引火上身了。」

首先,這是利用美國歷史數據資料統計的結果,並不是量化台灣的數據,參考性不高。

其次,跨國企業的業務遍及全球,隨著國際貿易不斷擴大,公司市值和該公司上市所在地GDP的關係必然脫鉤,而各國上市公司的比例以及企業全球化程度的不同,也會左右此指標,因此各國(或地區)的「市值」與「GDP」比,差異頗大,如香港高達一二七三%(二○一七年十二月之數據),台灣為一八二%,而德國的比率是六十一%,深圳僅三十%。美國的紐約是一一四%,但那斯達克僅五十二%。時間(近二十年前)、空間、環境的不同,拿來套用台股太牽強。

最後談談陳冲關心的量價過高,觀察指標分別是本益比、周轉率。

台股本益比十五.二(今年七月),在世界十八個主要證券市場排名第十一,相對不高,遠低於深圳的二十五.一,紐約的二十一.七。台股現在的「高」,是因為過去的低,這也是外資過去幾年撿便宜大買台股的原因之一。

台股七月成交值周轉率排名第六,算是相對較熱。但這是異常嗎?阿扁執政八年,有三年周轉率破兩百,最差的年度仍有一三四%,馬執政前四年,也均破百,最高有一八八%。

二○一二年以前,台股交易熱絡,成交量高,基本上是屬散戶市場,二○一二年馬政府拋出證所稅議題,台股交易量暴跌,周轉率從前一年的一○九%,一路下滑至二○一五年的七十五%,二○一六年馬下台前,雖廢除證所稅,但被折磨近四年的散戶已退場,加上蔡英文剛上台,藍營及不少股市名嘴唱衰台股,成交量低迷,更降至六十三%。儘管台股二○一六年漲幅全球第七,獲利的是外資為主,不少內資、散戶多以「無感、沒有賺到」酸之。

二○一七年蔡持續穩健執政,加上「當沖降稅」政策助威,外在環境不差,轉為以法人市場為主的台股陸續吸引散戶回場,五月登上萬點,全年周轉率來到八十四%。今年七月,以成交量周轉率計算,是九十八%,然也未回到二○一一年「年周轉率破百」的水準;當然,和陳冲當行政院長的二○一二年來比是過熱了些。

也擔任過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的陳冲,他的問號是善意警告散戶,還是想唱衰執政黨引以為傲的股市(萬點),就由投資人來評價了。

(作者為專業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