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如何避免大禍臨頭?

美國與土耳其摩擦擴大,相互提高關稅報復,加上美元升值、升息,使國際資金大量流出新興市場,導致以美元計價外債規模龐大的新興市場償付困難,債務危機隱然成形,土耳其則首當其衝,土耳其幣里拉劇貶,今年至今約貶值四成,災情慘重,恐慌情緒更蔓延至鄰近國家及新興市場,引發部分新興市場貨幣重貶,造成全球股匯市動盪,金融危機似乎一觸即發。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指稱土耳其現況將重演一九九七亞洲金融風暴,憂心實體經濟受到重創。

土耳其是否為亞洲金融風暴翻版?危機是否擴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克魯曼看法悲觀,形勢也確實依然凶險,但由事態演變看來,危機似乎可以獲得控管,侷限於土耳其一國,蔓延至其他新興市場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土耳其近年GDP成長亮麗,二○一○年經濟成長率達八.五%,二○一一年為十一.一%,去年是七.四%,超越中國,外國投資人對之充滿信心,乃有資金湧入,企業大量發行美元債券。儘管如此,去年底全國外債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達五十三.四%,仍遠低於許多國家,與亞洲金融風暴時新興市場之超高負債比更是不能相提並論。因此,經濟基本面並未有嚴重惡化的跡象,危機顯然在於美國與土耳其之間的地緣政治摩擦,以及土國總統個人欠缺治理能力,企圖干預市場所致。

換言之,土耳其幣里拉重貶,係因政治危機引發國內恐慌,讓外國投資人失去信心;土耳其總統艾多根(Tayyip Erdogan)強調土國經濟基本面良好,同時批評美國才是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平心而論,並非全然推卸責任之詞,美土均應承擔部分責任。

其次,土耳其風暴是否具有擴散效應,並不足為慮。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新興經濟體因前景看好,普遍借貸巨額美元,外匯存底偏低,因此一有風吹草動,外資竄逃,便導致匯率劇貶,而貨幣重貶更無力支付外債,形成惡性循環,造成金融風暴如推倒骨牌般,新興市場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但亞洲金融風暴後,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多數新興市場財務體質大獲改善,外匯存底豐厚,據彭博統計,中國以外十二個大型新興經濟體的外匯存底合計三.一五兆美元,遠高於二○○九年的不到兩兆美元;扣除中國和土耳其,其餘十一個大型新興經濟體,二○一六年之後已從經常帳赤字轉為盈餘,就連菲律賓、印尼和印度的經常帳赤字占GDP比都不到二%。易言之,土耳其危機既不如亞洲金融風暴之規模,而多數新興市場體質也多有改善,應可形成防火牆阻止金融風暴蔓延,似可不必杞人憂天。

總之,土耳其危機,應為個案,不致以鄰為壑,最怕的是,政治人物自以為神通廣大,又不聽專業意見,亂下指導棋,反而壞了大局。至於台灣這幾天股匯市的一片愁雲慘霧,或許是過度反應,但也可能其實並非反映土耳其的緊張情勢,而是憂心中國即將來臨的金融危機。土耳其無論在地緣政治或經貿上,與台灣距離遙遠,如果有所牽連,頂多就是台灣俚語所稱「掃到颱風尾」,傷及皮肉罷了。反觀,由於台灣對中國的經貿高度依賴關係,一旦美中貿易戰火升高,例如美國對中國的第二波制裁清單包括「中國製造二○二五」受惠產業,將使我關鍵產業的半導體無法倖免於捲入戰火。

除了美中貿易戰,中國的債務危機,包括家庭負債、企業債、政府債、及影子銀行、P2P網路借貸平台、房地產市場等,均已呈現嚴重泡沫化現象,一旦引爆破滅,以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規模,堪稱為金融核爆,將產生可怕的摧毀力。而台灣不但地緣上接近中國,產業的製造基地也多在中國,經濟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中國若是產生金融核爆,其輻射污染必然飄散到台灣上空。因此,中國潛在的金融危機,才是台灣應該正視的核心議題;有此認知,方可及早做好準備,降低對中國的經貿依賴,才可避免臨頭之大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