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原住民終將名存實亡?

◎ 林瑤棋

日前在圓山大飯店舉辦盛大的「南島民族論壇」,有十三國家地區參加,以及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傳統名字的問題,這兩件事成為近日來,許多關心原住民問題的人熱烈討論話題。尤其是原住民使用傳統名字是好是壞,筆者認為利弊參半,利是提高原住民尊嚴,弊是原住民可能將因此亡族。

原住民的「還我姓名」運動經過原權會的爭取,立法院終於1993年通過《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及更正姓名作業要點》,從此原住民就可以恢復傳統名字。其實他們原本只是希望政府協助他們修改同家族同一漢姓,才不致近親亂倫,卻意外發展為爭取傳統名字。

可是,他們在臺灣工商化後,很多人離開自己部落遷居漢人社區,據統計資料顯示,約有65%原住民融入漢人社區,俗稱「都會區原住民」。據2010年統計,都會區原住民的子女,能講流利母語只有9%,只會講一些的有56%,完全不會聽不會講的有35%,因此他們就會覺得使用漢姓漢名比傳統原住民名字來得方便。

原住民人口大約有55萬,但多年來改為傳統名字的不到2000人,後來覺得使用不方便又改回漢姓漢名的近400人,所以實際上有原住民傳統名字的只有一千多人。加上都會區原住民與漢人通婚頻繁,可預見的未來,台灣原住民將僅剩下改了傳統名字後的一千多人後裔,其他原住民將消失在50倍人口的漢人族群中。

當年可以改回傳統名字時,是採自由方式,才會造成今天只有一千多人是原住民名字,相信五十年、一百年後,原住民就只剩下這一千多人的後代,其他的就在與漢人頻繁的相處中,使用漢姓漢名、講漢語而被同化了,平埔族就是這樣亡族的。

過去,原住民被視為弱勢族群,現在有了谷辣斯.尤達卡這位「大官」,她應該要負起救亡圖存的重任,只有極少人願意改傳統名字,其癥結出在哪裡?或在使用漢姓漢名之下如何來保存原住民族群,她應協助原民會想辦法讓原住民不致亡族。

(作者為前中國人類學學會名譽會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