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FSRU:用電新高談「三接計畫」替代方案

◎ 陳文卿

昨天(七月三十一日)台灣用電量創歷史新高,新聞同時報導攸關我國二○二二年起供電穩定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工程(三接計畫),中油表示「觀塘是唯一選擇,台北港絕對趕不上期程」。

「三接計畫」因對觀塘當地珍貴的藻礁生態可能影響的疑慮,在七月初的環差會議中遭建議退回了。中油將修正環差書內容,希望能在下次審查中翻案,但即使獲通過,時程最快也將延至二○二三年才能供氣,何況變數仍多,不免讓人憂心忡忡。因此,台電及中油似乎應該研究評估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有份研究顯示,近年來有些國家為滿足天然氣需求,不再花大錢打造大規模的陸上接收站,轉而選擇以停靠外海的船舶作為接收站,再將氣化後的天然氣通過海底輸氣管線送至陸上給發電廠。這就是所謂的「浮動及再氣化裝置」(Floating Storage Regasification Unit, FSRU),其外型類似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但除了運輸、儲存LNG的功能外,還能對LNG的再氣化,操作靈活方便,成本效益也較高。相對於陸上接收站,開發時間更短,建設成本相對較低,使用起來也更為靈活。最重要的是,完全克服建固定式設施對環境生態的疑慮。

據了解FSRU早於二○○五年就已首次在美國的墨西哥灣應用了。現在包括巴西、中國、印尼等全球已有許多國家應用,且如印度、菲律賓等都陸續採行。尤其是像千島之國的印尼,在許多島嶼供氣發電,採浮動式接收站遠較陸上接收站效益更高。中國於二○一四年首次在天津採用FSRU來儲存和再氣化LNG,其輸出的天然氣已高達一億立方米。

目前成熟的商業化系統,一艘FSRU的船舶可以有約五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可供應約200MW電廠需求。而配合電廠的需求可以增設好幾座系統。

台灣四周環海,我們必須利用地理條件的優勢,就像綠能的主力必須靠離岸風力一樣,海事工程將是我們未來推動許多重大建設的主力。因此,大潭電廠天然氣接收站是否可以FSRU作為替代方案,值得政府審慎評估。

(作者任職環保技術服務業,新竹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