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封神演義人來瘋

◎ 林尚榮

蔣月惠在政論節目《新台灣加油》上坦言,她一直在講的「羅騰園」都是假象,「那個都是為選票,因為你要一個動力」,主持人訝異,重述她的話確認,蔣不假思索「對!」並強調「蹲點皮革廠三百四十五天,也是為選票」。

「愛心鬥士」、「政壇陳樹菊」、「女版柯P」的現身說法,讓這陣旋風的故事性降低,現實得有點庸俗,在批踢踢等論壇引發爭議。

民主制度脫離不了「人性」 (凡人的自利)。政治人物累積自己選票、名聲的過程中,如果能讓社會因此更進一步,只要手段合法合情,那又何妨?然而,民主起步不久的台灣,不少人對政治仍停留在「聖人賢君」的期待,從兩蔣到中國歷任領導,都有一票人懷念和崇拜。這些人心態上距離北韓人民不遠,國家社會有「神」,才有希望,對蔣月惠的過度美化或「封神」,就不難理解了。

蔣剖析自己的心理地位或人際關係的狀態—「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她認為自己大多時候是在「我不好、你好」的象限內,而童年經驗是「我不好、你不好」,也曾有過輕生的念頭。她自尊心超標、敏感,因此議會中被叫「三十一號議員」,感覺是被霸凌。談話節目中,她承認不是每次、只有一次(縣議會資料,是六十二次發言,有五十九次被稱呼「蔣月惠議員」或「蔣議員」),一起上節目的國民黨議員,表示自己也有過類似經驗,但蔣仍然不能釋懷。

蔣的遭遇,有造神者所需要的「悲劇英雄」元素,想當然耳就認為「兩黨在霸凌她」。因此,都市計畫審議通過的計畫道路,縣府依據修正後的土地徵收條例,用市價徵收,背景完全不同於苗栗大埔案當年依公告現值加四成,也還沒有走到強拆的地步,卻可以類比為「張藥房」事件。政治禿鷹(抹黑潘孟安或執政黨)與造神者剛好各取所需。

曾PO文力挺蔣月惠自曝被議長叫三十一號很受傷的音樂人許常德指出,這位有照顧弱勢的熱情,不懂得迎合主流期待,孤鳥、易走極端自尊心超標的她,她的心需要專業的幫助;算是中肯的評價,對於這樣單純、透明的人,到此可以劃下句號。而煽情的媒體,盲目造神的熱心人士,不斷尋找獵物的政治禿鷹,也該是讓蔣月惠平靜走下神壇的時候了。

(作者為上市公司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