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閱讀,記憶

閱讀,並不限於書籍,也可以是電影。

看過《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這部德國電影的人,會怎樣想像一位被視為能為中國國民黨帶來復辟希望的總統候選人竟然留有戒嚴時期涉嫌在海外大學校園監視台灣留學生,打小報告的惡行紀錄?!比起電影裡那位前東德秘密警察流露的人性良善一面,相形之下,這樣的政治人物笑容之後的邪惡不是更為可怕嗎?

德國之所以能夠在二戰後從戰敗的廢墟復興,不是沒有理由的,特別是文化的理由。日本也一樣,二戰後的戰敗國,雖說拜韓戰之賜提供了經濟再發展的條件,但文化上的理由也是不能忽視的。反映在電影裡的戰爭省思,在德國和在日本一直都是被關切的主題,就是文化力的顯現。

《竊聽風暴》記憶的是二戰後東德,亦即民主德國的新歷史。一九八○年代末,東德與西德(聯邦德國)統一,原共產體制的東德成為過去,前東德秘密警察的控制作為是新德國必須省思的記憶。在電影裡呈顯的就是對於記憶的閱讀,經由這樣的閱讀,德國人民的自由之路更能避免覆轍的重蹈。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不久前在台灣感動無數觀眾的日本電影。透過一位樂觀、進取、素樸的阿嬤的故事,一九九○年代泡沫經濟影響下的日本,重拾了二戰後從廢墟站起來的記憶。對照台灣常見的受虐、愛哭調影劇,日本的國民電影呈顯的是自我振興的文化面,交織著眼淚和希望。

接下來的一部《ALWAYS幸福三丁目》,則是一九五○年代末,東京鐵塔竣工後,更為都市化工業化,社會變遷中動人的庶民故事,對照著匿名、孤立、零細化的當代人間關係,這樣的記憶重塑了社會的心境與人生的風景。台灣的觀眾會在異國的電影裡凝視熟悉的經驗,經由他人的鄉愁洗滌、沐浴心靈。

閱讀這樣的電影比面對歹戲拖棚的政治肥皂劇有意義多了!也幸福多了!(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