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先工作再念書 加強配套

◎ 楊樹槿

報載今年「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計畫」有意參加人數砍半。對此,個人提供一些意見。

教育部規劃高中職生畢業後可選擇參與「青年儲蓄帳戶」,先工作再念書。參與學生工作期間,政府每月存一萬元作為教育基金,最多三年補助卅六萬元;經過社會歷練後重返校園,自己會更加清楚如何選系,讓自己適才適性發展,學以致用,達成未來目標,是一項有感的好政策。

問題是,社會根深柢固的升學主義掛帥及文憑主義作祟的傳統觀念,仍難以改變時,如何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人父母者,翻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舊思維心態,從而支持孩子高中職畢業後先工作再升學,有待考驗。

高中職生年紀輕,自我認識不深。在尚未明確發現自己的專長、性向,對未來生涯仍迷惘時,是否有膽量敢放手一搏,畢業即找工作,實不無疑問?

景氣不好,就業市場嗅不到回春的氣息,企業無法大動作增聘新手。連大專畢業生都不容易找到工作時,何況是學歷低、剛畢業,又沒什麼實務經驗的高中職生,恐低就的不想去、高就的去不了,衍生找不到適合自己且穩定工作的隱憂。

殷望政府廣為宣導「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的實質優點好處,且解決優質職缺、兵役緩徵、創業貸款、中途中斷、補助經費挪作他用等相關問題。俟釐清家長、學生和外界疑慮後,高中職應屆畢業生自然有意願參與頗令人耳目一新的職場人才培植計畫,先工作再念書,厚植職場戰力。

(作者為退休國小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