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醜蔬果端上桌 翻轉剩食

◎ 楊樹槿

我常去的菜市場,一些外觀漂亮、沒有蟲害的蔬果,價格昂貴但很快就銷售一空;賣相差、外觀不佳的蔬果,往往因無人問津而被堆疊成蔬果山。

我買了一些長得奇形怪狀的醜蔬果回家烹煮,家人都說吃起來一樣可口美味,不輸那些長得好看的蔬果,甚至是友善耕種的,沒有農藥殘留的問題。

二○一六年,台中市政府率先全國正式實施「食物銀行自治條例」,建立愛心食材交流平台。把公有市場賣剩或外觀不佳的醜蔬果,透過食物銀行交流,提供經濟弱勢戶所需食物及物資援助、或做菜給關懷據點的老人享用、又或是送給需要的人,讓其不用擔心三餐溫飽與生活家計。

台中市調節物資送給真正需要的民眾,實現無飢餓城市理想,社會安全網更完善,是一項有感的好政策,其他各縣市政府跟進實施更有正向意義。

據報導,英國知名果醬品牌「廢墟中的寶石」是一個讓醜蔬果變成有價值的暢銷果醬商品的成功例子。每年營收都超過台幣六百萬元,還讓五萬噸醜蔬果免於浪費。

不論是政府、企業或個人,都可以效法「廢墟中的寶石」的例子,讓醜蔬果物盡其用,透過創意變身為寶石,量身打造新的獲利鏈。醜蔬果也有春天,不僅創造銷售業績,贏得顧客好感,而且不浪費的思維更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善循環商業模式,與社會共好。

(作者為國小教師,桃園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