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新殖民帝國之夢

◎ 田孚

中國政府顢頇地要求外國企業網站一律將「台灣」改成「中國台灣」,這件事情絕不能等閒視之,因為其所影響的不光是台灣,而是未來的世界秩序。

中國下令外國企業在名稱上把台灣中國化,這是「一中原則普遍化」的落實:中國將其「一中原則」置於他國政府的「一中政策」之上,直接打臉他國,讓他國政府的主權行為受到壓抑卻難以反制。這個直接干涉他國內政的作為,簡直就是殖民宗主國的表現。中國廿一世紀的「新殖民朝代」於焉展開,可是許多國家卻還渾然不覺,任由中國以切香腸的方式宰割而不自知。

要知道,今天中國可以用這種方式下令外國企業對付台灣,明天中國同樣地也可以下令外國企業對付任何一個它想要對付的國家或是對象,台灣絕對不會是唯一的受害者。反正在商言商,汪洋也明白地講出「想要吃中國的飯,就不能砸中國的鍋」,一切以賺錢為優先。但是萬一這個「中國的鍋」所指涉的不單只是地理上的中國,而是泛指所有利益上的中國呢?

事實上,習近平所做的「強國夢」並不光是籠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底下,將國內權力集於一身的領導統御手段而已;在國際舞台上,中國刻正透過「殖民新政」的滲透與擴張戰略,於世界各個大陸進行蠶食鯨吞的步步進逼策略,試圖複製過去在台灣「以商逼政」的模式,於多數國家內部培植大量親中勢力。一旦各國的親中勢力扶植成熟之後,串聯在一起的親中連線將成為國際上新的「萬里長城」,屆時無論是對抗美國,抑或是拿下台灣,都將如桌上取柑一般,不過易如反掌之事。

中國知道要與美國競爭,採取光明正大的對決鐵定贏不了,所以只有來陰的—藉由「攻擊腰帶以下」(hit below the belt)的招數取得優勢。因此無論是經由併購或捐獻進行商界及政界的滲透工作,或者是透過「一帶一路」的工程誘餌綁住特定國家的統治集團,種種安排的背後動機都有其清楚的戰略導向。長久以來中國深諳「買比打更便宜」的道理,所以不斷地在各國透過利誘方式壯大自己(例如紐西蘭可能就是「五眼聯盟」的破口)。一旦這個「溫水煮青蛙」的套路成功,將使得中國更加靠近稱霸世界之路。

既然如此,各國還要放任中國用歐威爾式的囈語予取予求嗎?(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