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雙峰談「英語村」

◎ 李嘉賢

台師大調查台北市國小學生英語能力,結果發現學童英語能力有雙峰現象。

這種結果並不足為奇,在教育第一線的國小老師們對此早已心知肚明,只是如果連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差異都如此明顯,其他地區就更別提了。

可怕的是明明知道有這種狀況,我們卻仍往錯誤的方向在施行英語教育。目前各縣市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分區擇一學校設立所謂的「英語村」,然後區內的各國小每學年有一至兩天的時間可輪流到「英語村」接受全天候的英語實境教學。

縣市政府挹注經費辦「英語村」這種看似花俏的方法,其實一點功效也沒有。一來,英語能力差的學生到了「英語村」,只是「鴨子聽雷」,別人做什麼便跟著做,並無法增進英語能力;二來,學生對於到異地上課這件事,並非抱持著「學習」的心態,而是以「遊玩」的態度面對,自然難有成果;三來,「英語村」上課的內容與平日學生在校的英語課程並無連貫性,因此學習的印記很快就「船過水無痕」了。

要提升學童的英語能力,最佳的方法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打破年級界線,依學生能力採「能力分級教學制」,否則讓一個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寫不齊的高年級孩子,跟著同班同學一起上課,就算老師教學功力再深厚,也無能為力,而且那也只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與生命罷了!這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提升學童英語力最好的解方,只是「當局者迷」,我們寧可取花俏而棄簡易方法於不顧,真是可惜了!

(作者為國小教師,嘉義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