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首都三腳督

◎ 劉濁溪

十六日民進黨宣示將以徵召方式自提人選,推出最強的人選,甚至於不排除陳菊、賴清德兩位大將,陳菊又說出「尊重選對會的最後評估,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的話,看來她出線機率大增,邁向「雙北連捷」的大目標。

果真如此嗎?切勿忽視國民黨急切「光復首都」,民進黨與柯分手之舉,恰為國民黨大團結而求必勝的契機!柯(白)和綠選票分散,國民黨勝選的機會升高,想不到這種態勢終於形成了,國民黨的心情應該是暗內歡喜、喜出望外。

不過國民黨也毋庸高興過度,一方面努力藍綠大對決的爆發力局面,一方面也需留意柯文哲的務實牌(做好市政)和悲情牌,柯的情勢看起來好像得罪眾人而四面楚歌,媒體網路上似乎一片反柯、打柯聲,卻不知沒有表態出聲的強大白色力量也許正在洶湧澎湃中。

綠柯分手固皆傷,若不分手也是傷,綠如何依「比較利益原則」將傷害減到最小,利益加到最大,應是很重要的功課。

(作者為退休教師)

◎ 許又方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一項動土儀式中數度哽咽,並語帶委屈地說,他耗去太多時間在回應「政治攻擊」。筆者認為柯P實在不必覺得委屈,亦不用為他任何言論道歉。政壇上常被引用的一句俗話說:「怕熱就不要進廚房」,柯文哲既勇闖政治叢林,加上他之前因MG149案在選戰中遭對手窮追猛打,應該早已對政壇險惡瞭然於胸;而且,他上任後幾番對極端政治敏感議題的發言(例如兩岸關係),也扎扎實實地將自己往政治火坑推。那麼,既甘願招惹政治,又何必怨嘆別人對他做政治攻擊?

同理,柯文哲也毋須為自己的任何言論道歉,台灣既是民主國家,他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場與主張。為了選票才追悔過去的言論,不免讓人覺得有欠格調,非但得不到綠營支持者諒解,反而可能流失偏中間選民的尊重,落得兩面不是人。柯文哲目前的處境,與其說是政壇險惡,不如說是他自己招來的,那麼就勇於承擔吧,再多的抱怨或眼淚,都無濟於事。說實在,選舉各憑本事,倘若他自認真的做得很好,那麼又何懼於民進黨是否禮讓?就算他像過去陳水扁般高民意支持最終卻落選,那也是求仁得仁,至少給自己留點僅餘的尊嚴,比起仰人鼻息而卑微勝選,要強得多吧?

(作者為東華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