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衛福部幫幫小蝦米

◎ 邱慧洳

衛福部今年二月推動「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此平台自開辦迄今,投訴案件共計二十五件,類型包括︰假打卡繼續上班、花花班或班次間隔太短、無償待命值班、離職賠償違約金。護理人員執業人數多達十五萬,血汗護理現象時有所聞,然而三個月期間僅有二十五件投訴案,頗值玩味。再者,積借休制度、加班未經勞資會議通過、加班未給付加班費等違法現象,甚為普遍,卻未在投訴之列,出乎意料。

案件數量偏低、類型偏少,究其原因可能是護理人員不敢投訴,或不知有此投訴平台,又或者血汗護理現象日漸改善(但可能性低),另不排除部分護理人員因欠缺勞動權益知識,對於雇主違法行為渾然不知或一知半解,試問若未意識雇主已違法,何來投訴行為?

知識就是力量,衛福部除了設置平台供護理人員投訴外,更應致力於提升護理人員之勞動權益知識,筆者建議衛福部應增列勞動權益議題為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之必要課程;拍攝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勞動權益宣導影片,置於衛福部官網供護理人員瀏覽與下載;設置勞動權益諮詢專線,增加勞動權益知識取得之可近性。

在爭取勞動權益的拔河上,護理人員之於醫院雇主,如同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協助護理人員藉由勞動權益知識的吸取,獲得與雇主抗衡之力量,衛福部責無旁貸。

(作者為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