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聞造句 政治是非 AP Stylebook

■ 黃子瑜

「被中國稱之為『瘋子』及『民族敗類』、直言不諱的台灣副總統呂秀蓮,星期二宣布她要參選台灣的第一位女性總統。」這是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由香港派至台灣採訪的記者李閩,在上星期二所發佈的新聞。

這樣一篇以辱罵字眼、單一觀點開頭的「報導」,其偏頗立場已相當明顯,但美聯社國際新聞主管John Daniszewski在事件一開始卻用「始料未及」的說法來回應,並且堅持「對這篇報導的本身及記者的專業沒有遺憾。」這樣的態度顯示出,美聯社對事實客觀描述的堅持,已經鬆懈。

美國大學新聞系的學生都知道,「The Associated Press Stylebook」是每位教授要求學生必備的工具書,裡面詳述新聞寫作的體例及法則,甚至被稱為「記者聖經」。由此可知美聯社在新聞界的份量。

然而,美聯社編輯台卻允許發佈這篇帶有攻訐惡意的報導,這是AP Stylebook裡絕不會認同的做法。否則,我們依這篇報導的邏輯可以如下造句:

The world’s authoritative news agency, the Associated Press, whom Taiwan legislators called "arrogant" and "nonsense provider", said on Thursday that the story about Taiwan’s s vice president Annette Lu was nothing but an unexpected interlude.

「被台灣立法委員稱為『傲慢』及『廢話供應者』的世界權威新聞通訊社美聯社,星期四說,對呂秀蓮副總統的報導,只不過是個始料未及的小插曲。」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被問及此事時,曾輕描淡寫地說:「那只不過是中國的說法。」但曾幾何時,中國對台灣的評論已成為記者所使用的「客觀形容詞」?

美聯社的編輯台允許記者用北京的觀點來介紹台灣副總統,背後正代表了對中國影響力的認可。

這對台灣是一個警訊:即使台灣的新聞自由已遠超過中國,但能影響世界觀點的卻是中國,台灣已處在一個被世界錯誤認知的危機當中。

今天美聯社可以任其記者羞辱台灣副總統是「敗類」,是不是明天也可繼續詆毀台灣總統?那再接下來呢?不管是馬英九或者民進黨任何候選人當選台灣新總統,都有可能被形容成「飯桶」、「廢物」。

這個危機是不分藍綠的,將來台灣不但可能被形容成是中國的一省(如WTO),而台灣總統就會像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所稱,是「地方官員」。

(作者為新聞從業人員、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新聞研究所碩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