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外交出擊或坐以待斃

◎ 柯吉生

繼聖多美普林西比及巴拿馬與台灣斷交後,多明尼加日前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台灣斷交,〔環時〕在社評中稱,如果台灣繼續不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北京就是要毫不留情的進行外交絞殺」,台灣最終只會變成零邦交國。以中國今日的國力,拔光台灣邦交國實非危言聳聽。面對此一嚴峻的外交情勢,政府究竟應主動出擊重啟烽火外交或被動因應坐待邦交國被拔光,似宜儘早做出決定,以便籌謀因應策略。

其實中國的邦交國並非個個固若金湯無懈可擊,其對邦交國的經援多寡,通常依邦交國有無天然資源及是否具有戰略地位而定,而不是一視同仁,所以不少未具備上述條件的國家,往往僅能從中國得到杯水車薪的援助,以致渠等常有怨言,這些國家都是台灣可積極爭取建交的對象,且可能無需花費巨額金錢即可達成建交目的。茲舉例說明如下:

一、二○○二至二○○四年我在非洲擔任大使時,曾透過友邦元首及外長協助,洽獲六個中國邦交國有意與台灣建交,經報部評估後,認為六國中只有兩國符合我方建交條件,其餘四國不是有前科(建交又斷交)就是政變頻繁,嗣決定就符合條件兩國中擇一推動建交事宜。一開始對方對與我建交頗感興趣,後來因條件未能談妥而終止。但已迫使中國加碼金援該國,這就是烽火外交應付的代價。

二、二○○五年我返部接任司長時,正值烽火外交高峰期,台灣在非洲三個邦交國雖因中國加碼金援而相繼淪陷,但在拉丁美洲方面,我方也曾拔掉對方一個邦交國,並獲中國另一個邦交國在野黨密允,國會勝選後與我建交,後因台灣政黨輪替,未再繼續進行。

今日中國已是世界強權,其國力及財力均已較十年前強大,倘政府不願邦交國被拔光,決定正面迎擊以小搏大,其情況勢必較往昔艱辛。但外交並無永遠的敵友關係,不少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國於目的達到後,往往無意兌現其先前的金援承諾,以致渠等想回頭與台灣接觸,這些國家也是政府可爭取建交的對象,若政府能主動出擊相信必將有所斬獲。

(作者曾任駐智利及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大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