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木馬屠了西方媒體之城?

副總統呂秀蓮宣布參選,獲得「美聯社」(AP)的報導,本來是美事一樁。弔詭的是,當事人呂秀蓮不是主角,號稱第三者的「美聯社」才是。

原因是,「美聯社」記者在文章中,幾乎從頭到尾援引中國官方粗魯抨擊呂秀蓮的字眼,形容呂副總統是「人渣」、「民族敗類」,西方媒體絕不敢犯的天條全犯了;更怪的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繼而再轉發,連出於中國之口也略而不提,好像是「客觀報導」般。

呂副總統大怒,並向此二著名媒體抗議,是當然的了。重點是,連「三流小報都不會犯的錯」,為什麼享譽國際的AP與CNN敢如此膽大妄為?《紐約時報》在「時報的格調」(Tone of the Times)特別訓誡同仁報導使用的原則,力戒「有侮辱性的或刻板的用語的不當引述」,現在已成為媒體工作者「座右」的通例。

AP以及CNN為什麼敢毫不避諱?是不是欺負亞洲國家?或者縮小一點說,欺負台灣?這樣的論證,或許有點推論過度。若而質疑中國的手伸入此二(或其他)媒體中,可能是言而有徵。

「美聯社」這篇充滿「中國式敵意」的文字,出於來自香港的李閩之手,而香港回歸中國之後,李閩當然是中國人,是不是把「美聯社」當《人民日報》?固然,「美聯社」事後辯解說,李閩只是引用其他來源,而非「美聯社」本意。那麼要質疑的是:一、為什麼沒有「平衡報導」?為什麼拿中國官方說法當成「權威」來運用?其間沒有「別有用心」嗎?二、李閩與中國同調,難道「美聯社」沒有審查?沒有編輯專業程序?為什麼編輯台上把污辱性的中國用語當成標題?

AP總社社長Thomas Curley也好,CNN副總裁Christopher R. Cramer也好,親筆回覆呂副總統,只是解決「一人」的問題,並沒有解決自家媒體的問題。AP與CNN必須檢視亞洲部門的記者與編輯,是不是已被中國「木馬屠城」了?檢視人才進用以及組織部門的結構性問題,才能夠清洗「三流之下」之恥。

(作者金恆煒,當代雜誌總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