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威脅正在威脅中國

◎ 張延廷

自從中共完成其內部的修憲大戲後,已達到強化共黨對中國大陸集中且全面的領導,要求共黨要領導一切並列入憲法當中,這是中共最高層次的政治定調。雖然修憲滿足習近平的政治野心,但也成為中共政治制度史上極具爭議的一段,且再次證明中共憲法只是其領導階層運用權力的幫腔工具而已。

中共在其憲法載入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相關內容,欲提升其發展願景,是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及宣傳手段。因為中共在經濟改革、軍力擴張下,修憲反而更證明其本質就是反民主,也會持續對政治異議採壓制政策,所以在共黨統治下的中國大陸,今後當然必須面臨更大的政治風險。

但在中共特殊的政治型態下,不但把領導人的思想寫入憲法,甚至憲法還要服從黨和軍隊的領導,這是世界罕見的政治態樣。而且在一個長期執政的強人政治環境下,中共所有的政治制度變化,都僅是為了其執行政策推動。但由歷史發展通則觀之,當國家經濟發展越開放時,其政治制度便可能朝向民主法治發展,因此未來中國大陸的人民對於民主自由的要求、國家政務職能的分化、社會利益的多元化等等,都會對以集權方式所實施的全面領導帶來極大挑戰,也必然會讓大陸政治環境產生巨大挑戰。

再者,也因為長期在位專政,必然會追求更大的擴權,而且個人野心在沒有制約與平衡的權力體系下,絕對權力可能趨向絕對腐化,此與進步社會的民眾要求更多的政治參與背道而馳,將來極可能給大陸政治環境帶來反噬的壓力。

另就國際層面觀之,中共目前的政治模式,潛存著挑戰西方的普世價值,又因在政治上從集體領導走向集權體制,在國際政治採取較強硬手段,會對區域安全穩定投下不穩定的變數,其單方面與非理性作為的機率將增加,使國際社會對中共更加防範與不信任,甚至可能產生新一波的「中國威脅論」。

台灣未來將面對一個長期執政的強人政治,更需要積極面對,因為中共向以併吞台灣為目標,以解決統一問題作為鞏固中共政權的正當性,也就是訂一個政治目標來凝聚內部共識。因此不難看出在中共政權完成權力集中後,未來將會對台採取強硬的路線,加大對台的吸納力度,及更全面的對台玩弄「硬手防獨、軟手促統」兩面手法,並加大對台灣的心理戰、經濟統戰、外交攻勢,台灣所面臨的挑戰必然超乎現在。

再者,台灣也同時增加安全與競爭的壓力,因為台灣所面臨的是籌碼更多的競爭對手,而且對打壓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不會鬆手,行之有年的威嚇、統戰、分化、滲透等手段也會不斷出招,都將對台灣形成新的威脅。因此台灣必須謹慎評估兩岸未來互動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後續效應,以維護自身權益與安全。

更重要者,台灣必須在地緣政治上採取更積極作為以維持兩岸動態平衡,並積極累積經濟實力推升國力,擴展更廣域的戰略格局,在亞太區域及更多自由國家有更高層次的交流與合作,提升與世界的鏈結及國際能見度,並強化國防實力增強民眾信心與共識,化解中共的威脅並為台灣創造更多利基。

(作者為大學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