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實習不可變成偷吃步

◎ 林佑謙

有人認為實習是資方想省成本所以假實習之名行縮減成本之實,亦有人認為這是給學生一個將課本所學實際應用在工作場合以及讓他們提早探索自己就業方向的機會,類似爭議從來就沒停止過。而近日華航決定與大學合作開放實習引來各方圍剿,就可看出實習的確是站在不同角度就有不同說法。

英國的例子,或許可提供另外一個觀點。在英國實習也絕非只是當個廉價勞工這麼簡單,以筆者在英國非營利組織實習的個案為例,學校事前會先審查實習的企業及其相關內容,而後,在短短一百小時實習中,筆者必須產出一份具有實際可行性的商業計畫書,這當中包含在與辦公室其他成員的合作及製作提案簡報、市場背景調查、目標族群的訪談及與合作夥伴的接洽,這些皆須由筆者一人負責。實習最後,筆者所撰寫報告也必須交一份給學校,由學校來審查確保企業真的有讓學生實際學習到相關知識。

這個例子就可以反推回來此次華航開放實習,企業跟政府必須扮演的角色。實習除了為學生履歷增添一筆光彩,同時,也開啟一扇求職的方便之門,就如同此次華航的實習給予大學生可以直接進入空服員這扇窄門的機會。更進一步來說,政府必須透過事前及事後的雙向審查,避免企業只是藉機使用廉價勞工。實習不是讓企業降低人事成本的偷吃步,而是應透過實習讓學生真的能夠學習到經驗並讓企業進一步培養、發掘自己所需的人才。

最後,華航是個由國家掌控的企業,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台灣的就業市場,不要忘記前任政府在金融海嘯時所推出廿二K方案,到現在台灣勞工仍深受其苦,華航及政府都必須正視並仔細思考這次實習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免成為下一個廿二K方案。

(作者現於英國就讀政治研究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