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高教需要翻轉變革

◎ 葉俊雄

近幾年來,高等教育流年不利狀況連連:少子化效應使得多個系所新生註冊率大減、多位知名教授牽涉戕害學術倫理的論文造假或抄襲釀成國際醜聞、多起大學校長遴選爭議導致校譽蒙羞、台灣的大學在國際高教排名持續倒退,以及學用落差和高學位高失業率的問題。今年二月十四日教育部宣告「高教深耕計畫」第一年一百六十六億元經費的審查結果,「改變過去由幾所頂尖大學瓜分經費的現象」,多所頂大所獲補助總金額較往年大幅下滑,大都無奈地表示不滿或失望,台大代理校長公然地罵街洩憤。俗語說「人窮志不窮」,難道我們的高教已志氣全失了嗎?令人心痛。

然而,依據自由時報多篇報導,政府「過去十二年,至少已投資一千七百多億專案經費在高教提升,其中一千多億更是集中投注於十幾所傳統龍頭大學,但其國際高教排名卻接連退步。」教育部長也直言,政府投入大筆經費於「五年五百億」與「教學卓越」等計畫,但其成效「有些模糊」,彷如錢落學海,船過水無痕。反觀「對岸」的美國,據去年二月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有數州大幅刪減公立學校的經費,比台灣更早遭遇到經費減縮的困境。此外,美國諸多名校(如哈佛大學、史坦福大學)經費來源以外界主動捐款或對外募款為大宗,哈佛的基金高達三百多億美金,而這些學校仍高居國際高教排名之首,且不為「金主」所擺佈。(註:美國學生也常為其社團或球隊募款。)

就此,筆者認為台灣高教已是翻轉變革的時候了,且刻不容緩,在此提出淺見以供政府參考和大眾討論。

一、激將法:也許我們的高教長期依賴政府經費滋養而養尊處優,以至於遭遇困難時不知所措,或是江郎才盡,只能書空咄咄苦無良策突圍。也許政府宜再刪減高教補助經費(如刪三十%),藉此激發睿智有為之士的雄心鬥志和創新思惟,也可藉機汰換不適任的校長們。

二、踏實扎根法:實實在在地培育國民與時俱進的必備技能才是國家永續之道,高教應當積極展現其能耐和使命感,鼓吹和協助政府推動基礎扎根的任務。上述省下的經費可全力投入增強國民必備技能及素質之用,例如,建置開放式線上學習與模擬的虛擬環境,提供生動活潑的優質教材及研討會,激發每位國民依其所好和步調隨時隨地學習的動力,畢竟未來的學習環境可能迥異於傳統的學校/教室模式。此外,可於每所中小學,佈建數間小規模某一類型前瞻科技(如人工智慧、網界安全、自動化、物聯網等)實作和創新實驗的實體教室(以下簡稱前瞻實作環境),讓學生從小就動手練習,發揮其想像力與潛能,培養其興趣和學習熱忱,且要常進行校際交流和互換教學。同時,在各縣市也部署數處中型前瞻實作環境,全國設立三至五個具相當深度和複雜度的大尺度前瞻實作環境,這些環境皆應開放全民使用。

三、釣魚法:政府可邀請世界頂尖名校現/前任校長來台,傳授我們的校長與行政高階主管們如何創新興校、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善用科技擴增虛擬校園、凝聚校友向心力、募款及自治但不為財團左右等秘訣。

四、火力集中法:政府要深入研究不同類型的高教,其最佳的學校數量為何。也許適度地減少大學數量可使資源集中提升戰鬥力,也可減低少子化的衝擊。並且,要給校方適當的自主調性,才能機動地迎戰變化快速且難以預料的未來。

(作者曾任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開南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