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只有廝殺 沒有政策

◎ 黃如輝

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初選提名,有人形容是兩個太陽之爭,也有人認為是中央與地方立場之爭。筆者最近看了一部嘉邑行善團的短片,影片中橋不長卻改善交通與老農來往田間的距離,其實這道出嘉義縣財政不佳與農業人口老年化的問題。

農漁牧業是嘉義縣主要的產業,筆者在田調中遇到老農婦因為行動不便,無法跨越水溝稻田裡拿回農產,在田邊道路哭泣抱怨,這一幕實在讓筆者相當震撼與不捨。台灣農業技術研究突飛猛進,農業缺工改善農業環境僅靠中央緩不濟急,請問候選人們能提出「適地適法」的解決辦法嗎?而面對農業行銷或農業觀光市場化,請問候選人們,嘉義縣是未來要組「縣隊、鄉鎮市隊」或是仍維持現狀「單打獨鬥」、讓農人各自面對呢?面對環境與食安高規格的挑戰,嘉義縣農業政策又該往哪個方向前進呢?

一場黨內初選,如果不能只是「問題與遠景」交流,那選後的傷痕很難弭平,而一個縣長初選只見民進黨打得火熱,而不見其他在野政黨提出候選人,最終苦的還是選民。

(作者為勞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