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清心過好年

■ 邱坤良

隨著社會環境變遷,年節原始儀式和當代社會連結逐漸變弱,過年習俗更是明顯質變,「年」味漸失。

過年禮儀源自農業社會的歲時節令,配合農家收冬、謝平安,與民休養生息,更透過新舊之交的過渡儀式,跟家人、鄰里社區一起除舊布新。從全家團圓的歲末除夕夜到初五隔開,藉由年節的喜慶結構,以及綿密設計的「過年」儀式,民眾跨越年關,並把歡樂氣氛還可以延伸到元宵,「鬧」過之後,展開嶄新的一年。

如今原來充滿「設計」的春節內容簡化,年俗的禮儀、禁忌都失去約束性。過年愈來愈像是「國定」節日的連續假期,逐漸悖離了春節的原意。

文建會二○○七「文化行春」提倡「清心過好年」,希望民眾從傳統與文化的角度重新定位過年的儀式意義,能在年節期間回歸生活的原點|家庭和社區。除了闔家「團圓」、「祭祖」,享受天倫之樂,也可修補跟左鄰右舍的關係,深化對土地與生活周遭的情感認同。

傳統年俗有「行春」活動,趁著春節外出探春,拜訪親友,愈行愈「春」,行愈多「剩」(春同音)愈多,藉由「文化行春」,重新認識家鄉的文化魅力。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淡薄,每個人注意自己的生活品味,與社區空間或廟宇、古蹟的互動,多半採取「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清心過好年」所強調的仍然是以人為本,從心做起,希望大家一起用心、動手維護生活空間,參與文化活動,舉手之勞,就能改善生活環境,讓自己活得更好。

為與大家品嚐傳統過年的滋味,並賦予年節的現代意義,文建會特別推動全民參與「我們這一家」圖文電子書與紀錄片、「我家的新年」DV影片的徵選活動,鼓勵家庭創作、記錄家族歷史。如果要捕捉傳統年節的風味,位於宜蘭冬山河畔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能為國人提供過年的情境;國立台灣美術館充滿設計創意的版印年畫,可成為民眾「行春」的最佳「等路」禮;而閱讀行動也可以是心靈回歸的「行春」選項之一;就算是在家看電視,也可以不同於以往,選擇觀賞十六部入圍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台灣參展影片。

就算民眾過年期間出國,仍然可以「文化行春」,清心過好年。

(作者為行政院文建會主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