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們要有自己的圖像

■莊芳華

台灣人受到出自東洋、西洋消費性商品圖像的影響而不自覺,還視為理所當然、視為美麗可愛。因此,幾乎多數的孩童,只要拿起筆來畫圖,一定畫出漫畫式的卡通造型圖。讓所有的動物、植物、建築物、風景都成為制式化了。

這一次外交部宴請駐台使節,因為宴客的杯碗上,出現傷害友邦民族尊嚴的不當圖案,引起友邦使節退席抗議。這事件絕對是「無心」之過,但也證明外交官員和多數台灣人,缺乏自覺自省的審美觀。對於日用品的美學,向來都因循苟且,品味雜亂,缺乏在地特色,無法型塑我們有個性、風格的獨特面。

文化的美學在生活細節當中蘊藏,歐洲社會崇尚儉樸自然的環保觀念,包裝紙、穿著衣物、文具、日用品,儘量採用素樸的有機材質,減少染料化學藥劑的污染。日本人重視其傳統大和文化,各種餐具、日用品、包裝,都有日本的傳統美學在其中,而我們台灣是否也應該思索,我們在經濟蓬勃發展之後,究竟該如何提升生活文化的細緻面?我們能不能開創出表現台灣優美特質的在地圖像?不至於在宴請外交使節時,草率地使用免洗餐具,還印上沒有台灣文化內涵的圖像,以致貽笑國際。(作者為美國台灣公論報文化版主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