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關機運動 台美串連

■黃玉君

苗栗、永和、新莊、北投、台中屯區等社區大學,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發起「關掉電視,扭轉生活奇蹟」運動,並串聯美國關機組織TV Turnoff Network,從四月廿五日起為期一週。看到這則報導,想到今日媒體大多為了競逐新聞賣點與收視率,可以背棄社會責任,偏愛炒作緋聞、迷信預言等八卦話題,處理政治議題也是非藍即綠,偏愛激情的口水戰、輕忽理性的政策討論,社會大眾常被媒體挑動情緒、相互敵視,而難以自由、理性、平等地溝通,更覺得心有戚戚焉。

媒體總是辯解,宣稱自己只是迎合大眾之需求,被動地反映現況而已。然而,媒體的角色絕非被動,還可主動扮演改革的積極角色。美國的新聞界就是如此。當媒體逐漸失去公眾信任,甚至有近四成民眾認為新聞有害民主時,美國媒體有識之士開始和學界合作,推動公共新聞學(public journalism;又稱公民新聞學,civic journalism),召喚公眾投入公共事務,逐步改良民主、重建人民對媒體的信賴。

根據統計,國內十二歲以下少年平均每天看電視兩小時,十八歲以下青少年達三小時,休假時更達四、五小時,平均每年看電視的時間超過一千小時,比讀書的九百多小時還多。面對這些數字,驚恐之餘,更需要重新審視媒體對我們的影響力!畢竟,生活中除了看電視以外,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花時間投入與經營的事情。

想起行政院長謝長廷強調的「和解共生」,我們要繼續在衝突的兩極對抗中虛耗,還是轉而在民主理性的論辯中前進,這不僅考驗政治人物的智慧和能力,也考驗媒體主事者的使命感和實踐力!

(作者為行銷企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