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花媽心內話 無聲勝有聲

◎ 鄧鴻源

陳菊在任期倒數時刻,做了出書的抉擇,這本「花媽心內話」才面世,政治場域的競逐,終究還是最尖銳的稜角,在民進黨內劃得不少人大聲喊疼。其實,這本書最後一頁,給人的「懸念」更大,也就是花媽未來的動向問題。

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刻講「心內話」?其實也不難理解。從民進黨初選的時程上來看,四個執政不連任的縣市,預定最遲在明年三月上旬就要完成作業,一旦初選完成,以高雄「頭過身就過」的當地政情,屆時局面無疑將轉到準提名人身上,現任市長等同進入看守狀態,因此在此歲末交替的時刻,首發起身炮,應該是經過理性評估後的結果。

話雖如此,此時,花媽出書所造成的結果似乎與預期相悖,花了很多篇幅討論早期的出頭經過,傷了同黨的同志,不是很明智。平心而論,政治人物過去的風風雨雨,不應說得太多,畢竟主觀成分居多,不需自我貼金。花媽應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問題,提出未來台灣要走的方向,如:民進黨應如何培養人才?如何帶領台灣衝出中共所設下的難關?不必過於計較民進黨內的競爭。如能做到如此,陳菊應可在歷史上得到極高的評價,說不定還可得到諾貝爾獎。

陳菊在台灣民主發展的歷史地位上,已毋庸置疑,她在對抗國民黨殘酷的鬥爭歷史上,沒有幾人能與其相提並論,她的正義、良心與道德勇氣,已經讓許多男人汗顏。如果孫中山只參加一兩次戰役就算是阿歐西的「國父」,那麼陳菊應該比孫更偉大,畢竟孫中山只有在倫敦被滿清大使關押一陣子,其他時間大都在海外流亡,而陳菊一生大都在台灣與國民黨周旋,且在美麗島事件時可能因「叛亂」罪名而付出生命,最後是坐了好幾年政治黑牢。

陳菊在高雄市長任內,政績卓越,證明她不是只會搞「革命」,也會治理市政或國家。總之,陳菊實在沒有必要學一些政客卸任後,擔心被忘記而出書自我褒揚,陳菊無聲會更勝有聲。

(作者為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