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文資暴力談歷史建築亂象

◎ 黃欽印

季鐵男先生於十一月卅日投書自由廣場,以東海危機為題言本校去年欲將陳其寬設計的東海大學藝術中心進行裝修工程,對原有空間破壞甚巨。真是誤會大了,就我所知根本是要恢復原本的使用功能,把許多漏水、蛀蝕、破損,與斑駁的環境恢復原狀。然而因為校外文資倡議人士過於驚慌,反而讓本校私有空間繼續維持破損,終有一天會屋頂全垮徒留照片供後人憑弔吧!

季先生又指陳本校建築系館的整修無視於當初漢寶德規劃設計的基本理念,這又是令人費解的陳述。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師生會無視前系主任的設計來個大翻轉嗎?如果要大翻轉早拆掉重蓋了。局外人不斷以其自身的觀點來詮釋他人擁有的建築空間,而無視使用者的痛苦,這就是當代的文資暴力。

我與文資倡議人士對話的過程發現他們有三個重要前提:第一,前人設計百分百無誤。第二,文資建物不屬擁有者。第三,整修得根據文資倡議人士要求,不管擁有者的實際使用需求。第一個前提是完全的建築傲慢。建物在建造時一定有許多因為經費、技術、當時法規,與產權等的限制,還有建築師本身的不足,也就是說沒有完美建物這事。主張回復原本有誤的設計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第二與三個前提讓文資倡議人士與建物擁有者的張力一直都很大,無怪乎被文資倡議人士聚集討論的建築常常接著就無端失火燒個精光。

建物是否為歷史建築需要有全民的共同記憶,當今許多建築被匡列為歷史建築常是憑藉文資倡議人士的舉發。而被匡列的、待審的眾多建物很多都不符合全民共同記憶的要項。同時政府根本也無法提列足額經費去整修與維護,所以導致許多建築常變成危樓與蚊子館。建築空間擁有者的整修權與使用權在文資暴力下已經蕩然無存了。

(作者為東海大學前總務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