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獨 多做少說

■ 陳麗菊

自《壹週刊》以斗大聳動的封面標題拋出「棄台獨、引中資、我想訪問大陸」後,「透視李登輝」一時之間成為狂掃全台的運動。

李登輝哪裡背棄台獨?我們應該先探討究竟「台獨」的實質內涵與具體實踐是什麼,才能做出公平客觀的評論。「台獨」最嚴峻的挑戰在於中國阻撓,所以即使台灣已經是一個具有實質政府、領土、人民、主權的國家,還是無法在國際上獲得正式身分與認同。由於缺乏國際社會的承認,以致台灣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因此「台獨」最基本的意涵即以「台灣不是中國的」為要。基於此,我們不斷向國際社會宣稱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每年叩關聯合國;國內則朝著制憲、正名的目標努力邁進。

「我們不要再說台獨了」,而要以具體行動進行加入聯合國、正名、制憲的國家正常化工程。這有兩個戰略思考:其一,「台獨」(Taiwan Independence),在邏輯上會讓人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現在因某種因素導致台灣主張要從中國分離出去,但是中國不肯。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獨」的說法反而自陷台灣於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危險邏輯情境中,也正中中國下懷。因此,換一個名詞,以台灣要成為一個「正常化國家」來取代「台獨」的說法,不是更好也比較不會造成危險的邏輯混淆嗎?這幾年來,國人不是也漸漸習慣用「邁向正常國家」這個詞了嗎?

其二,為避免國內外紛擾而阻撓台灣國家正常化工程的建構,「台獨」最好是只能做不能說,這是長期以來綠色陣營心照不宣的共識,因此十數年來我們以具體行動屢敲聯合國大門,以及談轉型正義、要正名、要制憲,不也都是從「台獨」的具體實踐面來思考、真正來做嗎?群策會與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即將於三月四日舉辦「制憲的困境與突破」,不也是和海內外台灣人一起為實踐「台獨」而努力的標記之一嗎?

這樣的李登輝到底是哪裡背棄台獨?或像所謂的為了權鬥「殺台獨祭旗」?我實在看不明白,他們的言論與分析才真正教人匪夷所思!

(作者為智庫專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