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解放軍臨戰動員訓練

◎ 呂禮詩

自八月十四日後就在台灣周邊空域銷聲匿跡的解放軍繞台巡航,「十九大」結束不到一個月,又開始密集地穿越第一島鏈,進行實戰化的編隊訓練。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未曾加入編隊或隨編隊進入台灣東部海域的Il-78空中加油機及Su-30戰機,也在上週三飛越巴士海峽。

令人憂心的現象是,從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所公布的照片發現:航經日韓間的對馬海峽,或僅通過宮古海峽而未接近台灣周邊的H-6轟炸機,未曾攜帶任何莢艙;而七月十三日、八月十二日及十一月二十二日的三次繞台,皆掛載了顏色與構型不同的莢艙。另從H-6轟炸機的機號研判:過去執行跨越島鏈任務,皆為隸屬於東部戰區的空十師與南部戰區的空八師,十一月二十三日竟出現了隸屬於西部戰區的空卅六師任務機。

繞台巡航所加掛的莢艙,其一為對地飛彈之數據傳輸莢艙,另一極可能為具有可見光與紅外線感測器的目標偵蒐系統;而跨越戰區的「拉練(模擬實戰訓練)」飛行,已從六百浬內的東、南部戰區,延伸到一千二百浬外的西部戰區。在在顯示無論是跨越島鏈或是繞台巡航,已非昔日航路熟悉、指管訓練、武器投射與兵要調查,而是更進一步的臨戰動員訓練。

此一訓練,不但壓縮部隊集結所需的時間,提高了毫無預警、猝不及防的「外科手術式打擊(surgical strike)」型態作戰之成功公算;亦能從與美軍準則教範類同的國軍及日本自衛隊的監偵、應處中,反覘其現有戰技與戰術之不足。從其頻繁的訓練派遣,表露其將台灣周邊與東海外的菲律賓海(Philippine Sea)設定為其「實戰化」的海空「朱日和」基地。

解放軍的「聯合作戰」思維,建立在單一軍種內或不同軍種間的兵種聯合;其所強調的是:橫向上作戰主體類別的數量,所能創造的可能;縱向上作戰主體涉及的層級,所能造就的規模。解放軍的繞台巡航,已從「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的各型電戰機,結合H-6轟炸機所具備之巡弋飛彈對地攻擊與空中佈雷海上封鎖的能力,現又加上Il-78空中加油機伴隨Su-30戰機延伸殲擊距離。簡而言之,就是透過編隊數量及層級形成的規模,創造戰術上的更多可能;下一步,要面對的可能就是空中機隊與海上艦艇所進行的穿越島鏈海空聯訓。

解放軍軍力成長的漸進過程,絕不是國軍每季實施一次的聯合防空「聯翔操演」、單一軍種年度的「海強操演」及「天龍操演」,或每年一次三軍聯合作戰型態的「漢光演習」所能因應的;反制解放軍戰機、軍艦的繞台巡航,除了消極地派遣機艦進行監偵掌握外,如何在既有的演訓之外,規劃兵種、軍種間的聯合作戰訓練,更是當務之急!

(作者為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新江軍艦前艦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