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力霸案幕後政商關係應徹查清楚並公布真相

力霸集團爆發掏空弊案以來,檢調深入調查,發現案情日趨嚴重,王又曾等人藉著設立子公司、發行公司債、超貸、關係人交易、承包工程、採購等不法手段,掏空中華商銀、亞太固網、力霸與嘉食化約千億元,掏空金額之大令人咋舌。而王氏夫婦最近離開美國,企圖潛逃緬甸,經我政府在新加坡緝捕不成,遭遣返美國,王又曾則被美國移民局拘留,等待移民法庭開庭決定去留。

此次政府在新加坡機場捉拿王又曾夫婦,大批電子媒體進行現場報導,國內民眾亦緊盯螢幕上,隨時關心事件的發展,而平面媒體的報導也鉅細靡遺,提供國人最多、最新的訊息,顯見王又曾家族的掏空及其惡形惡狀,已經普遍引起國人共憤,成為全民公敵,似乎一日不能將一干人等繩之以法,便一日不足以弭平民怨。其實,吾人日前的社論已經指出,力霸集團案乃是一樁典型的政商掛鉤的經濟犯罪,因此在關注王又曾等人是否受到法律制裁之餘,政商掛鉤現象的流弊,是值得深思檢討的課題。此種畸形的政商掛鉤生態,一旦不能消除,則今日縱然王又曾落網,他日仍會產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王又曾們繼續危害金融秩序。

其實,若回顧力霸集團弊案的發生過程,必然令人產生不可思議的感慨與痛心。力霸集團的財務不佳,十幾年來早已露出端倪,業界皆有所耳聞,證券監理單位豈會毫無所悉?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力霸集團竟能一路走來,不僅規模加速膨脹,還拿到了新銀行開放的執照,與僅有三張之一的固網執照。新銀行與固網都是特許行業,中華商銀擁有客戶存款上千億元,亞太固網募集資本達六百多億元,而兩者的董監事席次大致掌握在王又曾家族及其人頭戶手中,無異讓王又曾家族增添了兩個大金庫,不但延緩了力霸集團財務危機的爆發,更使王又曾有了公庫通私庫、上下其手的機會。

因此,檢討力霸集團風暴,不能不追究相關決策與監理單位的責任。為何新銀行與固網執照會發給一家形象如此惡劣的集團?難道當初的決策者不應該出面說明,而檢調不應去調查幕後是否存在弊端嗎?尤其,三年前,某家財經雜誌對力霸集團的種種惡行,已有完整深入的專題報導,而對照今日的案情發展,恰與該媒體所揭露者大致相符。如此白紙黑字的報導,對任何企業而言,都是最嚴厲的指控,何以監理單位與檢調卻視若無睹,終致無法防患於未然,今日一發不可收拾?這到底是單純的失職,或是牽涉利益掛鉤,政府也必須調查清楚,方可給人民一個交代。

過去政商掛鉤的現象相當嚴重,部分紅頂商人更企圖依附政治勢力,將經營政商關係當成一種政治投資。因此,台灣部分經濟犯甚至在選舉中靠邊站,以不當手法介入,寄望特定政黨能夠執政,以便讓自己能夠東山再起。東帝士集團的陳由豪在二○○四年總統大選前展開所謂海外爆料,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而當年經濟犯伍澤元竟能獲得立法院一紙公文的相助,解除了出境管制,致而潛逃不歸,則又是政商掛鉤的重大案例。換言之,台灣產生重大經濟犯罪的根源,在於政商之間的不當勾結,因此政府除應全力以赴捉拿王又曾等人回台,接受應有的法律制裁外,更重要的課題則是斬除政商之間盤根錯節的糾葛,始可徹底消除弊端,防杜金融風暴的爆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