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消失的書廣告

◎ 王錫璋

前些日子,到日本鄉間旅遊,旅館有《讀賣新聞》,不免翻閱一下。幾天下來,發現《讀賣新聞》的書籍廣告都還存在,而且從頭版到三、四版的下方,都各有版面約六分之一的書籍廣告。

雖然現在年輕人大多用網路查書、訂購書了,日本應該也是如此。可是日本的報紙,如《讀賣新聞》等這種傳統老報、大報,仍維持著大量的書籍訊息和廣告,不免也為他們能兼顧傳統而感到敬佩。日本是老人社會,許多年長者仍習慣看紙面報紙,報上有書籍廣告,讓鄉間老人也能知道新書訊息,再去郵局劃撥、訂書,此種傳統管道,日本出版界並未忽視,特別是那些養生、防老、醫護或家庭、旅遊的書,似乎是報紙上書籍訊息披露的主力。

國內報紙的書籍廣告訊息奄奄一息,幾乎沒看到報紙上有出版廣告的欄位。出版界不景氣,連帶出版業也無力負擔廣告費用。國家圖書館原本出版有《全國新書月刊》,每期均登有「新書書目」,載錄每月向國圖申請國際書號的出版品目錄,此一百多頁的篇幅,是全國唯一較完整的紙面出版訊息,且按書籍類別排列,是讀者或圖書館尋找出版訊息的好線索。可惜,《全國新書月刊》明年一月將停刊,改以季刊型的《台灣出版與閱讀》進場,內容將偏重出版主題及活動的報導,「新書書目」篇幅則會取消。如此,傳統的出版訊息又將減少一大來源。當然,這也與政府經費縮減有關係;此外,「任何訊息幾乎都可用網路查詢」,也是理由之一。

但看到日本出版界仍能求新與傳統兼顧,多元發展書籍訊息的傳布,此種努力,還是值得我們省思的。正如一個城市,有進步的汽車、公車、捷運,但有時傳統的腳踏車也有它的方便性,這也是Ubike還存在或更流行於都會的原因。

(作者為前國圖編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