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離岸」天然氣接收站如何?

◎ 黃惟冰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能否在桃園觀塘興建,二十六日將再度召開環評審查,其結果,不僅將影響當地千年藻礁及第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的命運,也牽動二○二五非核家園政策的成敗。

然而,除了左右為難的抉擇以外,義大利威尼托(Venoto)外海的「離岸天然氣接收站Adriatic LNG」,或許可以提供我們另一個折衷方案。

首先,Adriatic LNG做為全世界第一個離岸天然氣接收站,位於威尼托外海十五公里,所有的作業都在海上進行,只以一條三十英寸寬的管線與陸地相連接,用於輸送「氣化還原(Regasification)」後的天然氣,無需在海岸上大興土木。

其次,Adriatic LNG每年能夠儲存與「氣化還原」八十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相較之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處理量僅約為每年四十一.四億立方公尺。

再者,根據中油規劃,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必須於二○二二年七月開始供氣,才能趕上台電大潭電廠新機組的商轉時程。從現在起算,只剩四年又九個月。至於Adriatic LNG,其主要設備於二○○五年五月在西班牙開始建造,於二○○八年九月由海路拖曳至海上定點安裝完成,並在二○○九年九月向陸地供氣,從興建到運轉,全程僅歷時四年又四個月。

簡單來說,不論是環境衝擊較小,處理容量足夠,還是時程符合需求,Adriatic LNG都有台灣值得借鏡之處,應該納入思考,以求決策周延。如此,或許就有可能在兩害相權的困境中,另闢蹊徑,柳暗花明。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