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立委選舉新制有失票票等值正義

眾所矚目的第七屆立委選區劃分案,經過協商、抽籤終於拍板定案,日前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完成公告程序。立委選區既經劃定,各黨展開初選作業,年底的立委選戰也等於是開跑了。

今年立委選舉採行新制,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立委名額並減半為一一三席,對此後的政治版圖勢將有重大影響。本報昨天的專題報導分析,從過去幾次的選舉結果來預測,未來台灣的政治發展,很可能出現「北更藍南更綠」的局面,其對我國的民主發展之意涵,有待觀察。

另外,二○○五年修憲有關立委選舉的增修條文,立法委員「每縣市至少一人」、「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也隱含著選票不等值的問題。而且,這項規定也可能在制度上使泛藍佔有先天優勢。這個缺失如果未能改善,長此以往將對我們的社會正義產生負面的作用。

立委減半為一一三席之後,未來平均每三十萬人選出一位區域立委,實際上各選區選出一位區域立委的人數,存在著極大、極明顯的落差。例如,新竹縣、宜蘭縣的人口都超過四十萬,新竹市、基隆市也都有三十八萬多人,但這四個縣市都各只有一位區域立委的名額。反觀台東縣只有將近十六萬人,澎湖縣九萬多人,金門縣七萬多人,連江縣甚至只有一萬人多一點,但這四個縣受到憲法保障也各有一位區域立委的名額。四十多萬人選出的立委,跟一萬人選出的立委,在立法院的權利是完全一樣的。由此可見,每位選民所投的票,並非票票等值。而這,就是「每縣市至少一人」的憲法增修條文所造成的。

同樣的,目前原住民總人數大約四十七萬多人,與新竹縣的總人數差不多。然而,拜「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憲法增修條文之賜,原住民卻分配到六位立委名額。對此,上舉的新竹縣、宜蘭縣、新竹市及基隆市的選民,真是情何以堪?這個問題源自,所謂的立委減半,並沒有按照比例減半。例如,原住民立委原有八名,卻「減半」為六名,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及基隆市立委原各有三名,卻「減半」為各一名。將來,這四個縣市在立法院的代表(且不論不分區立委),加起來還比原住民少,在比例上嚴重失衡,實為民主一大諷刺。

值得注意者,上述票票不等值的縣市、選區,從過去選舉情況來預測可能是泛藍會佔有優勢。這樣的選舉結果,雖然是受選區劃分的因素,但應該綜合考量行政區域、地理關聯、人口統計,並基於民主的公平、平等原則,下一屆立法院必須有所彌補,將立委產生的不合理憲法增修條文適度修改。例如,離島選區可以考慮合併為一個特別行政區成為一個選區,或者各自併入台北市或高雄市兩個直轄市,如此,離島行政層級拉高,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至於包括原住民立委名額等問題,是否有憲法過度保障之嫌,也值得大家再加斟酌。而立委席次訂為一一三席是否合理,當然也還需要三思。

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民意的伸張需賴完善的選制。即將採行的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區重新劃分,本意在於讓民意恰如其分地表達,體現主權在民之旨。單一選區制,可能有利大黨,不利小黨。但一票選人,一票選黨,有助於讓政策主張,在選舉中受到更多重視,小黨也可能受到選民青睞。但前年修憲後採行的立委新選制,畢竟本身亦有實驗性質,必須在實際運作中持續改革。今年年底選出的立委,親身參與新型選戰,對新選制的利弊得失體會尤深,將來有幸為民服務更應檢討改進這套體制,讓我國的最高民意機關的成分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則,體現我國最高民意機關的完整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