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武統論到總統國慶談話

◎ 宋磊

近日,中國「武統論」的聲音甚囂塵上,傳言中國可能會在二○二○年進行武力犯台。再觀察蔡總統的國慶談話,用了不少篇幅談國防事務,並表示「我們全力強化戰力,但不會求戰。」令人頗有所感。

對台灣而言,當中國沒有放棄以武力犯台前,兩岸仍舊處在「敵對」狀態,且面對中國軍力不斷提升,在共軍的飛機、船艦不斷藉演習之名繞行台灣時,我們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從政府高層至小老百姓更需明白,我們共同的敵人是中國共產黨,國軍最大的假想敵仍是中國解放軍。

台灣歷經三次的政黨輪替後,改朝換代已屬常態,而民主的選舉與自由的可貴得來不易,必須小心珍惜。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現在的蔡英文總統,兩岸關係雖然跌跌撞撞,但仍舊成功嚇阻中國武力犯台的企圖。然而,台海爆發戰爭的疑慮始終揮之不去,廿一世紀的亞太地區仍有許多潛在的衝突熱點,其中一個就是台灣海峽。這也是為何美方積極建議台灣應將國防預算調升至GDP的三%,提高台灣的國防實力。

面對「武統論」的持續高漲,「我們全力強化戰力,但不會求戰」這句話,說明了國家領導人的決心。全民應一心共同維護國家尊嚴,政治上仍舊維持不挑釁但明確表達台灣主權,軍事上應持續建軍備戰,維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路線。切記藍綠不是敵人,我們最大的威脅仍是中國共產黨。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空軍子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