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人氣動漫到真人電影

◎ 林志都

這兩天,動漫界最轟動的新聞,莫過於日本導演新海誠的動畫長片《你的名字》,即將被好萊塢翻拍成真人電影。這部片風靡東亞各國,台灣也不例外。這次翻拍由大導演J.J.亞伯拉罕擔任製片,曾因科幻片《異星入境》獲奧斯卡金像獎改編劇本獎提名的編劇艾瑞克赫瑟勒,將擔任編劇,也因此讓動漫迷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過去許多日本動漫電玩遊戲被改編成美國真人電影,從《七龍珠》、《惡靈古堡》到最近的《攻殼機動隊》,評價總是毀多於譽。而即使日本人自己改編,影評與觀眾也不見得捧場,最近的《進擊的巨人》就是一例。那麼,為何片商還是前仆後繼地希望將這些人氣動漫拍成真人電影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有需求。

其實從此就可一窺好萊塢乃至於全球娛樂市場對娛樂產品的渴求。來自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電影、影集、各種電視節目、運動比賽轉播、直播頻道,爭奪全球觀眾的眼球,人類從未像現在一般,花這麼多時間在各式各樣大大小小螢幕前面,希望即時看到別人寫出來的故事、他人的生活或運動比賽。於是每集耗資千萬美元製作的影集《冰與火之歌》,每季首映都成為全球共襄盛舉、同時播映的大事;於是每屆世界盃足球賽的轉播權利金步步高升。

面對這樣的趨勢,政府今年初即已宣布影視產業是戰略產業,要打造國家隊進軍國際;八月時,文化部與經濟部也首度跨部會合作,提出「時尚產業與影視音產業整合旗艦計畫」,將建置時尚影視音創新媒合平台等六大架構。許多在東南亞經營傳統產業的台商,因看到韓國成功透過偶像韓劇行銷其產品與國家形象,而期待台灣能重現過去《流星花園》與F4紅遍東南亞,甚至紅回日本的盛況,以便行銷台灣產品。但台灣戲劇早已超越單純脫離現實的唯美偶像劇,而開始發掘社會政治族群公義議題,這正是台灣影視產品與他國不同之處:這些作品可進攻對社會議題態度較為開放成熟的歐美日市場,而針對較為保守的東南亞等市場,台灣可拍攝以偶像劇包裝、但鼓勵更深層思考的影劇產品。台灣多元的族群文化,以及長於小量量身打造的製造模式,正適合面對越來越多元、但需求越來越大的全球娛樂市場。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