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國家防災日談未來災難

◎ 林宗弘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為了記取歷史教訓,每逢這一天就會進行國家防災日的演習與教育活動。然而隨著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及社會變遷導致的人口老化,台灣的災難傷亡數字也在不斷變化。

台灣近二十年單次災難的死傷紀錄上,首位仍是一九九九年的集集震災,導致二四四四人死亡,其次是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導致六八一人死亡,二○○一年桃芝颱風則有一一一人死亡(一○三人失蹤)、二○一六年美濃地震導致一一七人死亡,其餘天災死亡未超過百人(絕大部分未達四十人)。

國家防災日重點在於防範最大規模的地震或海嘯,演習目的無可厚非。然而,氣候變遷開始主導災難傷亡數字,主要展現在風災與水患等極端天氣事件。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傷亡總數達到二二六一人,之後三年較少風災,二○一三年風災傷亡總數為一七二人,二○一五年攀升到八五五人,二○一六年更上升到一一○六人,上述還未計入風災後的水患受災者,雖然莫拉克之後風災死亡人數多為個位數,氣候變遷的經濟損失與影響人數明顯上升。

另一方面,台灣火災數據也有變化,隨著木結構房屋減少及消防人員設備加強與消防檢查落實,火災發生率與傷亡人口大致下降,在二○一○年創下僅八十三人死亡的歷史最低點,去年卻又回升到一六九人死亡、二六一人受傷。檢視受害者特徵,可以發現五層樓以下舊公寓的(獨居)老年男性,在晚餐時間電器走火或用火不慎導致火災,是死傷人數大幅回升的主因。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兩個特徵,第一個是氣候變遷,導致風災與水災受傷人數近八年平均已超過火災受傷人數;第二個是人口老化與家庭解組,導致社會脆弱性惡化,然而,過去防災機構的人員編制、配置地點、專業訓練與設施配備,仍然是以城市青壯人口為核心、火災消防為主導的思維,防災教育則是集中在公立或大型學校機構,雖然符合規模經濟,其實是近年來較少傷亡的人群。

消防專業或防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死守舊體制(就像文言文比率不變),拒絕因應未來災難挑戰,只會造成遺憾。防災政策要與時俱進,加強因應氣候災難,關注獨居老人晚餐,可能是減少災害傷亡的重點。

(作者為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