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我們要讓水淹哪裡?

◎ 張炎銘

今年尼莎颱風在佳冬一小時就倒下一八二毫米、五小時六百毫米雨量,造成屏南大淹水;天鴿颱風重創澳門,氣象局長下台;颶風哈維打破美國近四十年最大降雨紀錄,造成德州嚴重水患,美國第四大城休士頓遭水吞噬。種種極端水文的消息,讓人不安。

防洪的設計是依照過去的資料,挑選適合的機率分布、統計分析而來,是考慮經濟與風險的平衡,本就有一定的風險。例如高屏溪在日治時期計畫洪水量是每秒二萬二千立方公尺,現在是百年重現期二萬六千八百立方公尺,莫拉克颱風及最近幾年的強降雨若納入分析,則計畫洪水量是否要增加?不增加,則保護無法達到原預期標準、風險上升;但若提升計畫洪水量,則兩岸堤防是否要加高,其他排水設施、抽水站能量是否也要跟著提升?則所需經費龐大,我們財力負擔得起、也願意付?

況且都市寸土寸金,不可能拆除大量房屋拓寬排水路、增加通洪面積,也無法建造滯洪池、攔蓄洪水;更糟的是,都市發展、人口集中,吸納雨水的森林綠地卻逐步縮減,此次休士頓洪災主因,有專家認為是十五年來,該地道路面積增加超過二十五趴,是人類發展造成的。

社會經濟的發展不但增加受災的脆弱度,也增加損失的金額與風險。都市防洪的弱點還有地下道、地下室。西元二千年象神颱風造成基隆巿多人溺斃在地下室;二〇〇一年,納莉颱風重創台北捷運;而每逢颱風豪雨,車輛拋錨地下道,甚至因此有人溺斃也時有所聞。現在不少地下道兩端已有自動淹水柵欄,感應淹水狀況,自動放下柵欄,阻絕車輛誤入;捷運地下道出入口也都加高以防淹水,但地下室還是只能依賴原有抽水設備,而機電設施卻又設置於地下室,抽水能量不夠或故障,就是場大災難。

至於「海綿城市」的概念,確實有助於減輕洪災,水利署推動的「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也希望能改善開發帶來的衝擊,但實際執行要細膩的配套與法規的支持,如建築物的雨水貯留,道路、停車場增加透水面積,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分擔逕流量等,但即使如此,還是無法保證「永不淹水」。

員山子分洪有助於淡水河防洪,但該設施一年用不上幾次,是否能與道路系統結合,提升其效益?馬來西亞吉隆坡有排洪兼交通的隧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BnC9ZfPNo),台灣是否可參考學習?或許大都市的外環道要與排水道相結合,平時當道路,洪水時管制車輛進入成水道,是另類思考。

淹水若無法避免,以前是讓它淹價值較低的農地(短期的淹水對水稻也無害),現在要讓它淹哪裡?或許是設定的、透水良好的車道。

(作者為經濟部水利署退休,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