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玉山計畫」真能救台灣高教?

◎ 洪裕宏

台灣的大學教授待遇與鄰近國家相比,真的是太低了,加上最近暴衝式的年金改革,退休所得替代率砍一半,造成非常嚴重的高教危機。說執政者無感也不盡然,「玉山計畫」反映了執政當局看到高教人才流失的嚴重性,想要用「玉山計畫」來穩住人心浮浮的高教界,防止高階人才大量流失。然而會有效嗎?還是如許多評論者所說的,「只會讓台灣高教提早崩塌」(管中祥語)?

「玉山計畫」的重點有二:提供五百名額年薪六百萬起,以及公立大學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每月五四四五元。說真的,在千萬勞工多數都還在為三餐掙扎時,大學教師也沒什麼好怨。可是因為退休年金腰斬,已退的自求多福,在職者必須花很多時間與心力在儲蓄、兼職及理財。多數大學教師沒有祖蔭,有家產可以繼承者是少數。這會重擊大學教師的教學與研究品質。為了求生存,有心也無力像過去一樣,全力投入教學與研究。如此下來,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品質令人堪慮。

光只是提高教授級的學術研究加給,對解決上述的問題無濟於事。正確做法是不論階級,所有大學教師(含私校)的本薪大幅度提高,如此可以稍微彌補年金腰斬的災難。光對教授每月加碼五四四五元,是愚蠢的政策。對教授而言,好處也不大,因為沒有加到本俸,年金依舊腰斬。每月多五千,每年六萬,十五年九十萬,這恐怕連慰問金的效果都沒有,遑論提升大學教授的士氣?

六百萬年薪,五百個員額的計畫也是問題重重。教育部提出的做法是由各校提名,經跨部會國家級審查委員會審定。這是很奇怪的做法,為什麼不相信學校,把經費直接撥下來,由各校自行運用,教育部只要定期考核成效即可。再者,委員會強調跨部會,想必是又要強調「產學相結合」。強調產學連結的思想已經帶來很大的禍害,人文領域往往在這種考慮下被忽視。如果教育部執意要做,我們就悲觀以待,但是執政者不見得會被懲罰,然而國家發展卻已受重創。

(作者為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