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六都人比人 窮縣氣死人

◎ 林志忠

台中市人口持續成長,可望在近期內超越高雄市、成為「全台第二大城市」,以致高雄市政府無奈說出「勿陷排名之迷思」。各直轄市、縣市人口的消長,牽涉行政首長面子之爭,惟其卻忽略了人口過度往都會區集中,除造成城鄉發展失衡及加重城市治理之負荷外,更潛藏一旦災害發生恐釀成慘重災情等嚴肅議題。

台灣正面臨人口老化及少子化之嚴峻挑戰,已升高至國安層級問題,其也是導致城鄉發展失衡之主因,持平而論,中央仍拿不出有效之政策因應。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編列為例,姑且不論軌道建設將來之營運管理能否永續,因其均佈建於都會區,在有建設就會有商機之效應下,將衍生因就業需求而造成人口遷移之效果。加上彈丸之地的台灣竟有六個直轄市(六都)的國土規劃,其「磁吸」效應持續擴大中,終將形成「窮者愈窮,富者愈富」之兩極發展。

其次,台灣因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受地震、颱風及豪雨等天然災害之影響甚鉅。面對國土危脆之生活環境,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曾大力主張,大台北地區過度擁擠的人口應逐步往中南部或東部疏遷,以及積極進行防災型都市更新。不僅能有效改善大台北地區之生活品質,又能因應潛藏災害之風險管理,有效降低包括地震或風災、水災所造成人民生命財產之損失。

令人遺憾的是,中央放任地方政府競相加碼於生育、托育等福利政策,公然進行失序的「搶人」之戰。據台中市政府分析,其所推出的「托育一條龍」福利政策,無疑是促成「全台第二大城市」的有效利器之一。包括鄰近的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等,均是造就台中市人口穩定成長的「貢獻者」。

人口負成長的縣市均有一共同點,其青壯人口持續外流,老年人口比率持續攀高,經濟生產力持續萎靡,且隔代教養衍生之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面對這些窘況,其有何競爭力可言?

面對台灣新生兒出生數逐年降低,以及非六都縣市之社會與人口結構產生劇烈變化之際,中央若能從區域發展及跨域治理角度,致力建構區域內縣市間完善便捷之交通路網;配套祭出到非六都縣市投資設廠及興建醫院之專案優惠方案,吸引企業投資,創造偏鄉就業機會及健全醫療體系;並於非六都縣市廣建平價社會住宅,吸引都會區蝸牛族遷移購屋定居,以及統一律定全國生育及托育福利政策,多管齊下,深信定能有效減緩人口紛往都會區集中,進而有效拉近城鄉發展之落差。

(作者為南投縣政府民政處副處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