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兩岸經貿傷害台灣認同?

■ 林濁水

為什麼一九九三到一九九九年每年對中國投資平均高達三十一.三八億,而陳總統對中國經貿鬆綁後,對中國投資即降到二十九.八一億,有一個最重要理由是不三通和四十%上限,對一些有競爭力的電子組裝廠來說,根本產生不了限制他們西進的作用,例如鴻海十四萬名作業員在中國,在台灣的才幾千名負責全球總部的營運和研發業務。生產線已全部在中國了,但四十%的額度還沒用完。因為電子零件和組裝業的特色是資本週轉率高,一年至少要做股本的五、六倍,所以營運金特別高,佔七十%左右,至於廠房設備大約只有三十%左右。所以只要營運的會計帳算台灣的,錢用到中國便不會超過四十%,如盈餘高,匯回來可以沖抵四十%上限, 四十%上限對其根本沒有意義,因此才會出現二○○四年投審會通過額度創新高而實際赴中資金二○○五年反創新低的現象。

至於晶圓製造設備昂貴高過資金七十%,但技術密集,在台灣製造成本反而比在中國低,也無需大舉西進,例如日本大廠爾必達就寧願到台灣和力晶合作設廠,而不到中國去和中芯合作,這樣的公司,也不必用四十%去限制。所以三通與否和四十%開放與否,對台灣最想留住的高科技業意義不大,但原來以台灣內需市場為主,如今想擴張中國市場的傳統產業,如水泥、玻璃、食品、紙業、橡膠等,則最受限制。

黃天麟前輩說我只重視留住高科技業、不重傳產,並非如此,實際上不重傳產是李前總統開端的,這點在我《共同體》一書中,對李前總統還有所批評。

黃天麟前輩又說四十%不是問題,再增資,就有另外的四十%額度可用,其實所謂的四十%是用在淨值五十億以下的,五十到百億是三十%,百億以上就只剩二十%了;其次,前述台灣的傳統內需產業市場已經飽和,已再無在台增資生產的空間了。第三,電子組裝業一旦外移中國,整個生產線經常移光,但前述傳產到中國生產,反而不必關閉台灣生產線,四十%對前者限制不到,卻限制了後者,顯然不合理。所以中國投資額度應照產業性質做區別管理,不應一條鞭,一律以四十%為上限。

最後,不三通,早期是因害怕經貿往來會傷害社會的台灣認同,但事實上,兩岸經貿發展最迅速的上世紀九○年代,正也是台灣獨立認同上升最快的年代,短短不到十年,從不到十%上升到四十五%左右,而統一從六十五%崩落到三十五%被一舉超越。這項民調也正好反駁了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使得台獨運動消褪的說法。

(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