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論文口試伴手禮?

◎ 陳竹上

近年來台灣每年約產出六萬位碩士,三千位博士,大都集中在學期末口試論文,大學老師六、七月跑十幾場不足為奇。雖偶有佳作,但不少老師的心得是:論文頁數愈來愈少、分數愈打愈高、茶點及伴手禮愈見奢華。此番現象除了呈顯台灣高等教育商業化、教授能指導學生的時間不足等窘境外,恐怕也是利益迴避原則被忽略的結果:禮物與餐宴都準備好了,還能不過嗎?

其實,在論文指導不計入教師授課時數、審查加出席費僅一千元的情形下,論文口試的確是苦差事,然而研究生此刻應忙於研究成果的呈現,印刷費也已耗費不少,其他庶務宜簡約打點即可。

內政部統計:我國一○五年底十五歲以上人口之教育程度,大專以上學歷者八百九十萬人,大學者五百二十四萬占五十八.八二%、研究所一百三十六萬占十五.三○%。二十五至六十四歲人口高等教育比率,一○四年底我國已達四十七%,較OECD各國之平均值三十五%為高,僅少數如加拿大五十五%、以色列四十九%高於台灣。六十年來,台產碩博士論文已近一百萬本,研究生要有突破性貢獻本屬不易,從而研究過程是否能培養知識份子的公民素養,例如以嚴謹的資料分析告別網路鄉民式的各言爾志、深化社會關懷與國際參照能力等,便更值得看重。至於那些中老年人不宜的甜食與伴手禮,就不用再進到學術殿堂了。(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