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提前改選 梅伊大意失優勢

◎ 梁崇民

二○一六年七月十三日,梅伊取代卡麥隆接任首相一職,在二○一七年四月十八日宣布提前解散國會,進行改選。梅伊當時認為,以英國脫歐為籌碼,提前改選國會是一著難得好棋,可以增加保守黨在國會之中的席次,拉大領先差距。剛開始的時候,情況如同梅伊預測的一樣,有利保守黨:民調顯示,保守黨不但遙遙領先工黨,且幅度甚至一度高達二十%;但隨著選舉日益逼近,保守黨領先的幅度也逐漸縮小,而開票結果更是跌破所有專家眼鏡。

二○一七年六月八日選舉結果顯示,在六百五十席國會席次之中,保守黨只贏得三一八席,不但沒有擴大領先優勢,反而較選前的三三一席減少十三席;更令梅伊難堪的是,選前保守黨享有一黨獨大的優勢(較過半數三二六席僅多出五席),選後則形成僵局國會/政府(Hung Parliament/Government)。保守黨不但沒有擴大優勢,反而失去了原本的優勢(較過半數三二六席少八席)。

英國選後形成政治僵局,未來走向為何?有以下幾種可能:一、由保守黨組成聯合內閣。保守黨必須與其他政黨結盟,組成聯合政府,才能在國會之中掌握過半數席次;二、由工黨組成少數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cabinet);三、在各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重新再選一次,但希望不大。從二○一五年到現在,英國選民已投過三次票,分別是二○一五年國會選舉、二○一六年脫歐公投、二○一七年國會選舉。如果要請選民再次出來投票,一定是怨聲載道,因此,除非是萬不得已,再選一次的可能性不大。四、組成左右大聯合政府(更是希望渺茫)。

梅伊在選後仍鍥而不捨,認為保守黨仍是最大政黨,可以繼續執政。殊不知,政治競爭有其殘酷現實,在保守黨內部競爭對手虎視眈眈之下,梅伊選舉期間表現不佳(例如拒絕參加電視辯論、政見不得民心等),在選後必須面對內外嚴苛壓力。梅伊在大意失荊州之後,可能難保首相大位。梅伊選前曾公開指出,保守黨必須擴大領先優勢,否則即使是小輸,也代表重大的潰敗,選後可能即將一語成讖。

選前,英國與歐盟達成共識,在選舉前暫停脫歐談判,選後十一天,也就是六月十九日,重新開啟脫歐談判。但梅伊政府與歐盟協議時,是建立在一個保守黨大勝的假設前提下,如今保守黨失去一黨獨大的絕對多數,甚至連組成聯合政府都有困難,又如何能與歐盟恢復脫歐談判?一旦恢復談判,英國將會顯得更弱勢,談判籌碼更少,梅伊在內外壓力之下能撐多久,不無疑義?(作者為巴黎第一大學國際關係博士,輔仁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