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信台灣勇敢迎戰中國

■ 郭長豐

去年底,八吋晶圓廠零點一八微米製程赴中國投資、開放人民幣在台兌換與擴大小三通適用對象引發台聯痛批民進黨政府。對於這些議題,本土社團呈現不同的反應,群策會與台教會表示反對,台灣社的態度是「零點一八微米製程赴中國投資可接受、允許人民幣有條件兌換可理解、擴大小三通適用對象則持保留態度」。

兩岸互動程度的拿捏非常敏感,只要台灣人有自信,又何必畏懼與中國人周旋呢?台灣人有自信嗎?一連串的民調顯示答案是肯定的!去年二月自由時報所做的民調,百分之五十八.六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自認是中國人者總結為百分之三十.六。問及台灣未來的走向時,百分之三十五.四選擇獨立,百分之十一.八選擇統一,維持現狀者百分之三十八.二。去年六月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調查顯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有百分之四十四,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總結有百分之五十。統獨立場部分,希望「獨立」者總結有百分之十八.八,「統一」者總結有百分之十二.七,「永遠維持現狀」者有百分之二十。更精采的是,去年十一月同一單位的另一份民調顯示,若中國政府允許台灣人民自由選擇台灣前途,有百分之六十二贊同「應該獨立」,就算中國不允許,仍有百分之五十四主張「應該獨立」;自認為台灣人者,也由六月的百分之四十四增加為百分之六十。今年初,台灣智庫也公布最新民調,贊成台灣獨立的有百分之四十四,支持兩岸統一的有百分之二十二,維持現狀的有百分之十八。

從民調發現,雖然這幾年來國親兩黨與統派媒體聯手而使台灣出現「向中國傾斜」的假象,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仍然穩定增加,主張台灣獨立的聲音也逐步增強。即使經歷紅衫軍的肆虐與台開案、SOGO禮券案、國務機要費案的打擊,多數台灣人仍然很有自信的面對民調詢問,勇敢的說出「我是台灣人,我主張台灣獨立」。這些年來遠赴中國投資經商者如過江之鯽,然而,心存祖國台灣者也比比皆是,只是身處敵營不便表態罷了。

有自信的台灣人,應該勇敢的面對中國,拋棄以往保守的意識形態,以海洋國家開闊的胸襟,迎接中國的挑戰。民進黨更應該堅持清廉執政,使人民有富足的生活,並繼續深化國家認同,使台灣走向一個正常的國家。不畏中國打壓仍然主張應該獨立的百分之五十四,或自認為台灣人的百分之六十的台灣民眾,應是民進黨短期努力爭取支持的對象。(作者為台灣北社社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