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一三空戰四十週年

■ 羅承志

去年底中國國防部繼發表新版「國防白皮書」後,解放軍一反過去強調保密的作風,主動藉媒體對外揭露諱莫如深研發多年的殲十型戰鬥機正式量產服役,已經具備IOC初步戰力。「一一三」空戰四十週年前夕,兩岸空中戰力之變化頗值得探討。

西元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三日,空軍清泉崗聯隊的F-104G戰機,於金門上空與數目三倍於我方的解放軍機群爆發衝突。我方戰機使用紅外線導引響尾蛇飛彈擊落兩架共機。

這場空戰後至今四十年間,台海兩岸未再爆發過空戰。更因解放軍對飛行員不信任,唯恐飛行員投誠,嚴格限制戰機從事海上飛行任務,等於默認台海空域是我軍勢力範圍。這一態勢,直到一九九○年代中期後才逐漸生變。

一九九○年代初期波斯灣戰後,解放軍開始循外購與自主研發雙管齊下,逐步提升空中武力的質與量,解放軍空權思想更從過去單純的陸軍配角與防禦性戰術空軍,轉變為要求能執行全天候作戰暨遠程武力投射的戰略打擊武力。

從我國國防部公布之統計數字顯示,近年來解放軍戰機飛向台灣海峽中線次數較以往明顯增加,其試探我方容忍底線意圖十分明顯。一度是共機禁區的台海西半部空域,不再為我軍所專有;嚴重壓縮我軍演訓空域與預警防衛縱深。

今日空戰形態,與四十年前目視距離內交戰不可同日而語。新一代戰機皆已配備視距外接戰(BVR)能力的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且台海防空火網密度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網路資料鏈、距外長程空對地武器、無人載具(UAV)、空中預警機、電戰機與電子情報偵蒐機、空中加油機的整合應用等,使制空權爭奪不再侷限於兩軍戰機大編隊空中交火,更由於解放軍部署大量陸基地對地導彈與巡弋飛彈,一旦對台展開先發制人的外科手術式癱瘓點穴攻擊,勢將重創倚賴機場等地面後勤設施的我國空軍戰力;我方在東台灣的海空軍動態,也將因情報衛星與空中預警機而無所遁形。

雖然正值轉型期的解放軍,自行研發與外購之多種戰機(殲七、殲八、殲十、殲十一、強五、殲轟七、轟六等)與配套武器系統,種類繁多新舊參差不齊,在戰術戰法、人員素質與訓練、後勤整備與系統整合運用上問題重重尚待解決,但就長期而論,我國空軍維持台海空優,所面臨的威脅愈來愈大卻是事實,各界宜多關注,別讓政治紛擾拉下國軍戰力,損及國家安全才是。

(作者為航空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