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英九的憂鬱

■ 彭世明

馬英九說要幫民進黨和對岸牽線,又稱要與民進黨和解,似乎為新的一年的台灣政壇譜上一曲憂鬱的藍調,自從政黨輪替以來,國民黨所採取的焦土政策,已經逐漸顯露疲態,證明了走調偏頗的意識形態政治,終究會被人民所唾棄,「馬修」路線所隱藏的意涵,是馬英九對二○○八的憂鬱,從躺著選到危機四伏,二○○八年總統大選戰鼓聲已經悄然從馬修路線開打了。

「本土化」一直是藍營的夢魘,也許是大中國優越的意識形態,媒介了焦土輕蔑政策,採取玉石俱焚的終極手段,封殺本土政權,終於激起了本土台灣人民的反彈,去年的北高選舉,正是馬修路線的催化劑,從藍軍立委的嚴重意見分歧,而馬主席仍堅持此一和解路線,值得深思。本土政黨切莫以「馬式」語言等閒視之,政客敏銳的嗅覺是從嘗試錯誤中獲得的,此次馬英九的轉向絕非隨興,應是深思熟慮的二○○八大選的政治謀略。 (作者為補教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