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台灣之音》看黨國崩解

■ 陳儀深

《台灣之音》是一九九七年在紐約台灣同鄉會的支持之下,由張富雄、楊宜宜夫婦負責規劃,直到一九八二年結束。這段時間涵蓋高雄事件前後。

若要問《台灣之音》的紀錄對高雄事件提供什麼特別視角?首先,由於電話那端主訪的是楊女士,受訪的這邊也常有張美貞(張俊宏的妹妹)、艾琳達,使得這份紀錄頗有女性觀點,很像電影「悲情城市」中的寬美和阿雪,當男人們在高談闊論或好勇鬥狠的時候,她們總是冷靜地旁觀著、記錄著。其次,所謂先鎮後暴或先暴後鎮的問題,如果目光不侷限在十二月十日晚上,而有注意到年初的余登發案,十一月廿日台中市太平國小的大軍壓境,以及十一月廿九日下午台北黃信介宅、高雄美麗島服務處同時被不明人士持武士刀、斧頭等武器打砸,就知道是「先鎮後暴」。當十二月七日下午屏東服務處又被六個暴徒入侵打砸,施明德立刻對楊宜宜說:「假使我們沒有準備要犧牲,對於這種暴力永遠無法阻止。」

十二月十日遊行之前副總指揮姚嘉文與楊宜宜通電話時也說:「大家很有決心,今天要和他們做一個正面的決戰。」果然,十日晚上拿著火把遊行的群眾情緒激昂,根本不是施、姚等人所能控制,當時張美貞描述現場一景說:「鎮暴部隊被我們打的全都退走了。」此時楊宜宜在電話那端還勸說大家要冷靜,「不要中了他們的圈套」。依照這樣的脈絡,王玉雲市長是不是有唆使黑道份子冒充遊行民眾毆打警察,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十二月十一日,姚嘉文有一段自我評論,說他沒有估計到群眾的情緒會那麼激烈,更重要的是「鎮暴部隊不過爾爾」,擁有進步的裝備但缺乏鬥志,可見長期以來國民黨以鎮暴部隊對付黨外的方法行不通了,應該各讓一步尋找解決的辦法。可惜國民黨積重難返並無讓步,繼續以法律為工具進行另一種暴力,開始大逮捕、軍法大審,一方面使一大群人進入監牢,一方面造成更多台灣人覺醒,埋下黨國體制崩解的因子。

(作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