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交通、溝通

日本多年前新幹線的電視廣告:

其一,週末,在東京上班的年輕女性搭乘東海新幹線。行經的藍白車身穿越都會、鄉村。停靠京都車站時,這位女性下車,等候在月台的男友上前迎接並相互擁抱。旁白的聲音:「Communication」,意思是「溝通」。

其二,冬天的日本,東海新幹線在冷風雪花中飛馳,以籠罩著雪的富士山為遠景,襯托列車的形影,有季節感的日本風景呈現在眼前。旁白的聲音:「日本之美」。

與日本東海新幹線相比,台灣高鐵大約晚四十年。東海新幹線最初從東京通大阪,現在已連結了名古屋、京都、廣島,並到了九州的福岡(博多)、熊本。東海新幹線類似台灣南北縱貫線,而日本已延伸東北新幹線,從本州的東京通到北海道的札幌;西北方向的北陸線也形成。這當然影響了日本的發展,在人和物的流動提供貢獻。

公共交通對人流、物流關係至鉅,這是近代國家是否發展的重要條件。但若未能形成地域平衡效益,則只是浮面工事。日本的列島改造,交通和溝通,亦即Tranportation和Communication雙頭並進。新幹線從前者引申到後者,是具有文化觀照的。而後者的具體呈顯則是博物館的大量興建,深化地域的文化視野。

台灣高鐵在邁入二○○七年時際,即將通行。台灣高鐵與雪山隧道堪稱舊新世紀交替台灣的兩項重大工程,始於國民黨執政時期,完成於民進黨執政時期。但在政黨權力競奪中並不被祝福,顯現了台灣政治的破壞面。

比起雪山隧道,台灣高鐵對全台的影響更大。但台灣政經社會缺乏系統規劃的問題也存在於台灣高鐵,因為它的延伸機能未真正完備。就像桃園國際機場啟用至今數十年,竟未完成延伸到相關都會的捷運,可看出台灣政府的機能性欠缺。

期待台灣高鐵也有「Communication」和「台灣之美」的視野!(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