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積極管理不如技術創新

■ 林濁水

台北流行的觀點是:台灣目前的兩岸經貿政策是鎖國不願面對全球化的挑戰,相反的「香港、日本、韓國…將中國經濟泉源引導至他們國內,為他們經濟找到了新動能」,不跟著做,「台灣經濟機會之窗將完全關閉」,所以薛琦教授說要像韓國一樣大舉投資中國。

林環牆副教授在自由論壇「與洪奇昌談經濟」(十二月二十五日)一文對前述台北主流觀點提出了批評。林文的批評是正確的,因為至少以韓國為例,我在「共同體|世界圖像下的台灣」一書中指出:韓國從一九八八年開始對中國投資,直到二○○二年之前十五年對中國投資額度非常小,年平均才七.六六億美元,但這段期間經濟成長率相當高,中間雖遇金融風暴,但年平均仍達六.六一%,韓國對中國大量投資是二○○二年開始,二○○二迄二○○五年平均高過三○.八五億,是過去的四倍,但GDP成長率從二○○三到二○○五年反而下滑為三.九三%。

針對台北主流觀點,林副教授說台灣目前並不是不全球化,全球化反而是戰後「一直遵循的經濟路線」,這沒錯,但林副教授批評洪奇昌「台灣經濟的根本挑戰乃源自全球化的競爭」也是錯的則恐待斟酌。

事實上,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小龍自走向代工出口產業策略以來,就充分運用全球化,創造了長期的經濟高度發展,但在八○年代末前後的先進國家中只有四小龍投入這樣全球化,充分享受到全球化的利益。此後,東協、中國先後投入這行列,全球化的確就如洪說的,成了台灣的挑戰。應進一步指出的是,接受這樣挑戰的並不只是台灣,當中國勞工搶了台灣勞工工作時,印度的軟體工程師也搶走了美國工程師的工作機會,終致全球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形成M型社會。

於是這就出現林副教授在文章中特別指出的現象,在兩岸經貿緊密發展後,台灣平均薪資反而被大幅拉下,另外也有篇文章「大師,失業的人呢?」(十二月二十四日)指出台商到中國投資造成生產線外移,以致台灣失業率升高的不幸現象。

這兩項批評都切中台北主流的盲點,但「大師」一文說我也對這問題完全忽略則需澄清,因我同樣在「共同體」書中,有非常多的篇幅談到這正不幸地造成了台灣新的階段矛盾,投射在政治上的就是「南綠北藍」現象,只是我認為這問題不是簡單的對兩岸經貿「積極管理」就可以解決的。

不要說台灣,強如世界霸主的美國都做不到。

所以與其積極管理,不如像林副教授說的,「不斷引導資源,投入創新,步步爬上技術階梯」,這也是「共同體」一書的基本精神,秉此精神,我對國民黨放棄製造業走香港模式以「融入」中國大加批判,所以,我絕非黃天麟前輩所指責的「傳統產業可以無限西進」,因為我認為傳統產業仍大有升級空間,但也同時指出不求升級,強留低階製造業在台灣對目前處境也完全於事無補。

(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