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歲末看二○○七年台灣經濟

再過四天,我們就要迎接二○○七年了。回顧二○○六年,儘管政治的紛擾不斷,在野的國、親兩黨六十八度擋下了軍購案及監委人事同意權,檢察總長人事案亦被頻頻封殺,紅衫軍的街頭靜坐也困擾了社會長達月餘,但台灣的整體經濟還是穩定成長,並未受到政治勢力之衝擊。在七月經續會西進議題紛紛鎩羽之後,又重拾了穩健成長之腳步。由於今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高到出乎意料的五點○二%,主計處最新經濟成長預測也由原先的四點二八%上調至四點三九%,明年經濟成長則預估為四點一四%。

明年四點一四%之經濟成長能否達成?日前親中媒體毫不掩飾地看衰,對成長率會超越四%的預測態度保留,認為明年國際經濟景氣將全面下滑之情況下,內需增加率要從今年的一點二三%提高到二點八%表示不樂觀,尤其民間消費增加率要從當前的約○點四%躍增至三點○%至表懷疑。由於今年對外貿易進口價格上漲幅度高於出口價格,對外貿易條件日趨惡化,高達六百萬名受僱員工今年前三季平均薪資也僅增加○點六七%,自會影響明年之消費。

不過我們認為事在人為,若政府能揮別「兩岸關係」為中心的施政,基於下列因素,四點一四%之經濟成長應不難達成。

環視全球二○○七年的國際經濟,雖然歐、美房市連袂降溫,但美國房地產最壞情況,如葛林斯潘所言,似已過去。令人鼓舞的是,歐、日兩地經濟最近也揮別了過去幾年疲弱的年代,明年將大有起色,被稱四大金磚的印、巴、俄、中的經濟表現亦依然強勁,尚無反轉的跡象。是以我們認為明年的全球經濟仍會穩健成長,整個國際環境對台是有利的。我們所擔心者仍然是民間投資與民間消費。民間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六成,但今年民間消費成長率可能只達一點五%,若扣除物價上漲率後可能為負數,今年第三季只有○點四%,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投資不足,消費人口外移中國約百萬人,以及國人之國外消費(主要在中國,到中國觀光之國人年約四百多萬人次)過多。

國內投資為什麼低迷?因為資金只有一份,過多的對中投資,勢必排擠國內投資,使去年的投資率(投資與GDP之比)只十九點七%,與南韓之接近卅%相去甚遠。今年上半年的民間投資仍然委靡不振,中經院更將今年國內投資成長率預測值從二點一四%下修至負○點九五%。所以當務之急是如何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提高投資誘因之外,應該是落實總統今年元旦文告所宣示的積極管理。過去七年由於政府過度聽信統派之言,整個政策偏重於開放,致海外生產比重今年已飆至近四十五%,資訊硬體更高到九十三%,相對壓低我國產品之出口價格,使我國的對外貿易條件每況愈下,加速壓制國內新興投資,這是我國民間消費冰冷的主要原因。

有人認為加速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將會有效解決國內消費不足。但若中國觀光客之開放是以直航或變相直航為代價,則因此而增加我國對中觀光支出將完全抵銷,甚至還會超越因引進中國觀光客而增加的國內消費。政府絕對不可因小而失大。

二○○七年是選舉年,年底有立法委員改選,二○○八年三月則有總統大選之投票,明年下半年起逐漸轉熱的選舉活動將有喚醒民間消費之功能,若政府能趁此機會拉抬國內投資與消費,政務之推動不要再在「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框框內打轉,拋棄「拚開放」的惡習,做好有效管理,自信推動台灣優先之經濟政策,則明年四點一四%(經建會為四點六%)之經濟成長率必能水到渠成。希望政府好自為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